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特殊的一个学期。新校搬迁。老师们在水泥黄沙、机器轰鸣中辟出了教学环境,适应了新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心理咨询室最近得以布置,尚有待完善。

感谢领导的支持,我的工作内容越来越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也就是说,我开展心育工作的空间增大了,可以利用课堂进行团体教育活动了。

开学初,我计划开展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类是有专题的针对同质团体进行的“我自信 我快乐”团体活动;一类是面向班级的发展性团体活动。前者因为招募人员来自四五年级各个不同班级,集中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用校本课程走班时间开展;后者利用健康课、思品课阵地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空前欢迎。

我首先尝试了一些团体游戏的开展:“信任之旅”、“目光炯炯”、“卖梳子”、“优点轰炸”、“共筑同心圆”“蜈蚣翻身”……活动之后,分享心得,学生们的发言往往深刻精彩。这是在游戏体验中真正掌握的心得,比起书本上读来的更有意义。这些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提升了团体的凝聚力、成员相互的理解。我们在团体中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心声,提高了共情的能力,并进行了自控训练。“我自信 我快乐”团体成员纷纷表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多优点,感觉自信多了!上课敢于举手发言了,敢于争取班级活动机会了,跟同学交往的能力增强了,自控能力提升了……——我闻听万分欣喜。这更增添了做团体的信心。

“聊聊吧”的布置虽然最近才开始,但是每周三、五上午、周四下午仍然向家长开放。由于小学生的自知力低下,很少有主动走进咨询室求助的,再者因为学生年龄低,认知水平低下,自我管理能力欠缺,造成目前行为问题的,主要由家庭教育不当造成。这就造成了我的聊聊吧主要接待对象是家长。很感谢家长们的信任,今年的咨询内容比往年有些不同——家长开始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婚姻问题而求助。家长的问题,往往是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我仍然遵循保密性原则,尽可能引导家长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身的力量,明白自己想要的,可以要的,必须放弃的……并跟家长一起考虑自己的现实力量,在适应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发展自己。——这样的剖析也在帮助我自己。正应了心理咨询的意义“助人自助,自己也得到帮助”。

校报编辑工作今年有了一些改进。校报上的专题栏目“聊家教”涉及的内容更深了更广了,且每期都围绕一个话题,和家长朋友们同台交流,进行思想的交集碰撞,让读者们自己去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家教方法。

下学期,我会继续努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0-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28012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