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这样说——
不用说,六年级的家长,要比任何其他小学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以前我们常常听老师们念叨:“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六年级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还得继续重视,而且我们已经做好了跟孩子一起“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以一个老师的身份谈谈看法。
1、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由于近来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的体力消耗变大,适时增加平时的用餐营养,以防孩子生病。缺课的话,就很难有时间补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不能使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时间要提醒孩子休息,以保证第二天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复习。
2、在双休日多陪陪孩子。如果家长只顾工作或自己的娱乐,不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迷上电视、电脑等。没道理大人都在玩乐享受,孩子到家还要学习啊。
3、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完成作业有很大帮助,而不良的家庭气氛则会降低孩子学习的效果。做家长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即使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以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有的父母见到孩子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要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况下完成作业。
4善于沟通。小学毕业班时期,孩子们刚刚进入了青春发育期,身体与心理都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变化。这个阶段家长们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从思想上情感上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工作再忙,生活再累,关心孩子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切勿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忙于应酬,或者忙于打麻将、看电视什么的而没耐心来听孩子心中的疑惑与想法。千万不要敷衍了事地说“不知道”,或者常常以“我很忙、我太累了”等等为理由,稀里糊涂地把孩子的问题打发掉。
5作出表率。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孩子根本不需要强制和逼迫,自然就会自己去学习。而家长懒散、消极不作为的作风,自然也会影响孩子,促使孩子继承父母的缺点。这点大家都明白。
6培养自信。自信心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不管孩子成绩好坏,不管家境如何,自信的孩子总是更能接受挑战,更容易成功。不自信的孩子,成绩再好也白搭。不少的先例告诉我们,现在在小学里成绩优秀的孩子升入初中后不一定能依然领先。一般的孩子往往在某种动力下能发挥出潜力,如果在小学阶段孩子就没有了自信,那么,将来的学习就会越来越糟。所以,别以次把次的成绩论成败,鼓励而不要打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