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认真,用教师自身的认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才能为你后续的指导学生的工作打好基础,也才能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否则的话,一个自身不认真的教师在学生中间是很难有市场的,你说的话学生就不会去听。
其次,提高指导有效性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进入选题阶段的时候要给于充分的重视。我自己的实际经验就是在正式的选题之前要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的预选,这个步骤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对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特别是首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往往你讲了很多的东西,他们还是不理解。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嘴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如让学生先开始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体会到教师所讲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一定要跟上,这个时候教师指导的多少对于学生活动的成败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这个阶段的指导也可以说是整个活动过程中效率最高、最有效的。因为这个阶段选择的活动主题决定了学生后续的活动,如果选题不当,后续的活动很可能无法开展,这样就会使活动无疾而终。我个人抱定的指导宗旨就是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所选的题目应该在“跳一跳,够得着”的难度是最合适的。
第三,对于其他各个阶段进行及时的适度的指导,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指导教师要学会当“导师”而不是当“保姆”。切不可包办代替,也不要说得太多,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冷冰冰。应该给与学生和课题“适度的爱”,这个对于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的题目标准当然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去判断。
第四,最后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其实,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都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出一个课题小组所做的工作是好是坏,到底做了没有,做了多少!这个时候千万不可按照平时的印象去打分,而是要按照学生活动的质量以及过程完整程度来衡量一个小组的成绩。好的要表扬,不好的要进行间接或者直接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