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新鲜”的活动中,读出语文的韵味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五一”小长假让我们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在享受阳光雨露的同时,四年级组迎来了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

    和蔼可亲的张七中老师来观摩新教师课堂。张老师的脸上总是充满了笑容和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殷殷期盼,每当她“眉飞色舞”地讲起教学,讲起她所热爱的学生,讲起她似乎永远离不开的学校,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一个热爱教师职业的老人,在她所经营的教育生涯中倾注了几多辛劳与智慧,就连那丝丝银发也在她生命活力的感召下熠熠生辉。

本次活动由陈婷老师执教苏教版第四册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生命的壮歌》其中的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生命桥》。以一课时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感悟文本所蕴含的深意。在学习字词、朗读和概括时学生自由表达,并养成主动学习、发问的好习惯。本课围绕大问题“为什么叫做生命桥?”这一大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更从词句的角度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提升本文珍爱生命、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要义。课堂目标明确,然在行课过程中有效捕捉学生自愿,提炼教师言语上仍存在很多不足。

 

随即,张老师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点评,并教授新教师如何设计教学。一方面,张老师对陈婷老师的进步表示欣赏,尤其教师语态上较为沉稳,并开始“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

同时,看到新小的学生的成长,语言表达流畅,大胆发言,迸发智慧的火花,积极投入学习的神情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听课者另一方面,张老师提出整合一、二课时行课时必须注意整合资源,教学设计需精巧。

   除此以外,张老师以《生命桥》为例,教导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多读书,促进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指名读,对话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文本的同时,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多活动,提升活力。合作学习的本质在于多种有效活动的有机连接,不仅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感悟,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任丽芳副校长对四年级组新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培养,从严要求。张七中老师的字字箴言印刻在我们年轻教师的心上,更化作了行为的动力,在教学之途上“上下求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0-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28012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