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是一门严肃的学问
——微型课题的指导和研究
2013年5月29日,薛辉校长到我校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指导。
薛辉校长肯定我校老师研究的热情,研究视角切合教学和学生发展现状,“确实是有意义的研究。”随后,薛校长根据每位老师的研究报告剖析存在的问题,不规范的表达以及切实可操作的手段和方法。
第一,论文题目不宜过大,表述应更为清晰。所研究的主题不宜涉及过大的概念,含糊其辞的表达需要修改,明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背景应涉及研究主题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意义。在阐述已有研究成果时,突出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表述,理清逻辑。
第三,研究目标要细化,语言要规范。切忌将过程性的方法和内容混同于研究目标。
第四,研究内容要与目标一一对应。在我们的报道中目标与内容的分离较为显著,表达不够规范。
第五,研究方法要具体。例如在准备阶段,需要用到什么方法研究主题的哪一个具体的问题,都需要详细表述,这样有助于我们的实际操作。
第六,研究阶段要有计划。依照准备、实施、结果呈现和反思等四阶段进行计划设置,并且在一级计划下,更应细致表述每个阶段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第七,研究成果不能混同于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大多数以论文形式、教学设计、案例、数据分析等形式呈现,切勿与研究目标混同。
听完薛校长的细致讲解,让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从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规范性等方面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在薛校长的指导和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会绽放出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