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科学》后感
李莹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是实践教学者研究教学实践的书,用于优化教学实践。它还是辐射基础教育的丰富的学科课程的书。本书的特点是以有关可行的理论基础研究,引领具体便于操作和把握选题。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可能更多的关注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和 微观实践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关注理论和实践中的实践问题。对教育重大理论的关注,对教育重要理论论争的湿度批判,对教育基本发展趋势的适度把握,这不仅是引领实践研究的需要。也是我们专业成长的需要。
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科学》一书中,开篇先介绍了课型的来源和它的演变历史。什么是课型,纵观教育学史,综大家所言,该书认为所谓课型即课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中以学科课程为课程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教学组织形式、依教学任务、遵循认得认知发展规律来划分教学的基本类型。“课型”的实际要注重规范性,它必须教学的伦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它能引导新教师的课堂不偏离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醒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状态,不断矫正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率等。不仅如此具有规范性的“课型”还能是教师有备而来。“课型”也要像为人之道一样,既要注重“课无定型”又要重视“无形之型”,即课型的设计既要重视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如“建构理论”、“发现教育学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和哲学理论如“复杂性理论”和“过程哲学”的运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突出解决的问题上。
该书还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划分课型,详细讲解不同课型的实施策略和注意要点。例如按照教学目标划分,每一节课都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划分,但是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有主次之分的。以知识目标为主的课型和技能目标为主的课型实施流程上是有差异的,两种课型都经历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的步骤,之后以知识目标为主的课型强调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技能目标为主的课型强调的则是形成操作要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该书在理论论述之后还有附有具体的实践案例有利于我们新手教师的学习观摩不断的反刍,提炼精华。
除了根据教学目标来划分课型,还可以根据认识相互联系划分为:认识生物之间的联系,如关于生物链的学习;感受人与自然的联系,如三年级上册关于《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感受人与社会的联系,如《垃圾的分类回收》一课。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多为以上类型的课型。
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增加,探究科学历史;依托于网络的拓展研究;趣味科学制作一类的课型。
通过阅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科学》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发现的自己的教学设计上的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把学到的知识积极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