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读后感
关于这本书,我重点阅读了第四章小学音乐课型范式与实施建议当中的第1,第2,第4节,分别是小学低年级唱游课,小学低年级歌唱课,小学低年级欣赏课。
一.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唱游课型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的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为主要任务,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唱游课型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音乐学习活动为学与玩相结合的综合活动,利用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等音乐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体验音乐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情绪等,在一定角色的亲身经历中,获得内在的直接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其中上好唱游课型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 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年龄,心里特征。
2. 要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式
3. 要具有多元化的综合手段
4. 要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
5. 要具有音乐游戏性和趣味性
6. 具有即兴性和创造性
7. 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 。小学低年级歌唱课型是以歌曲作品作为主要学习材料,以学唱歌曲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听赏,模唱,听唱等多种歌唱学习方法为支撑,通过学生的积极学习和教师的适当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本课型的实施流程有几个重要节点:
1. 歌唱准备。这是歌唱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
2. 初步听赏歌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人的内心体验,倾听感受非常重要。
3. 学唱歌曲。孩子聆听教师唱谱,跟着教师模唱,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记忆旋律。
4. 完整的演唱歌曲
5. 音乐表现
三.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基本以较为浅易并富有童趣的交响乐以及歌曲为主要学习材料,以外在性肢体参与的音乐活动与听觉活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听赏,律动,听辨,哼唱主题为具体的学习方法,配合教师适当指导,通过学生主动聆听,积极感受并且大胆想像,培养学生初步的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知能力,增加学生音乐听赏的储备和积累,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实施本课程的要点是:
1. 音乐为本,设计精准。
2. 丰富直接经验,感受在先
3. 注重体验,呵护个性
4. 丰富活动,多元参与
5. 善用听觉,有效综合
这三种课型当中最常用的是音乐歌唱课,阅读之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授式的授课方式,努力从学生的反馈当中生成资源,所以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更加关注学生,并不是简单地教学生知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中让学生学到方法,授人雨鱼,不如授人于渔。在音乐课地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地兴趣,提升学生地表现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地审美趣味,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