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徐芳娣
最近,阅读了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该书主要从教育教学的一些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一批批有礼、有序、有理的学生。
读完《教育的55个细节》,更深深地为克拉克先生折服,克拉克先生充满激情地描写了五十五个课堂内外生活的场景,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一名教师对他的学生们,对所有孩子们的满腔的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智慧的爱、生趣盎然又充满原则的爱,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
他所强调的55条细节,加进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同时也告诉学生,如果离开课堂后他们会面临什么问题,他们需要为此要作哪些准备,还教会学生如何抓住机遇以及树立自信等。
他总结出的这55个绝招,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都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有许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之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了优秀学者、成功人士。
1、倾听习惯
细节2 用眼睛和他人沟通
细节13、大家一起朗读的时候,你必须全神贯注,如果这时我叫你单独朗读,你应该知道我们读到什么地方了,而且必须立刻接上。
这两条用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十分有效。眼睛盯着一件东西看,这对有些人来说有点困难。但是,如果你正在努力赢得人们的好感,并且想表示你所说的话很认真,这就显得很重要了。
因为用眼睛和别人沟通,不仅表明你很自信,同时也表示你对别人很尊敬。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要确保其他所有的同学转身看着他,专心听他发言。一个学生的发言没结束,绝不允许其他的同学举手补充。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自己要补充发言的内容上,而没有专心听那个正在发言的同学说什么。
克拉克老师说我现在还记得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只要用眼睛盯着老师,根本就走不了神。如果我盯着我前边同学的后脑勺或我的铅笔,那就很容易走神了,但一看着老师,我马上就能回过神来。因此,后来在我讲课的时候,我要确保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因为站在前边,所以我能看见学生们脸上的表情,并且能指出他们谁没听懂,谁走神了,或谁在专心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同时,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他们面前,不停地在动,并辅以手势或板书,让孩子们始终跟着我的思维走。
2、做作业的习惯
细节16:所有学生的各科家庭作业每天都必须交上来,谁都不能例外。
为了实施这一举措克拉克先生采用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所有学生每天必须将所有作业都交上来,以此来对他们进行训练。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他做了三件事。
首先,如果有谁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他就要被留堂,放学以后不准走,必须在学校多待一个小时,第二天还要多做作业。这个办法很有效,但不能只靠惩罚这一招。如果只会惩罚,你就看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第二点,做一条家庭作业记录的横幅。我在教室外贴了一条巨大的横幅,上边记录着全班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的天数。他在上面简单地写着:
全班所有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_____天。
每天检查完每个孩子的家庭作业之后,他就去修改天数。孩子们喜欢这种方法,这对他们是个正面的刺激。连续完成的前十天里,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十天之后,他们依旧每天完成所有作业,于是他就会在晚上为他们做点吃的,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给他们。举个例子,第11天克拉克做的是小甜饼,第12天可能就是杏仁巧克力饼。你也许心里在嘀咕:“天哪!这个疯子居然每天晚上为那些孩子做饭!”但我却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克拉克使全班的每个学生都下定决心,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作业。
第三点,充分利用了同学之间的压力。你可以想像一下,因为一个学生忘了做家庭作业而害得全班不得不跟着回到“连续0天”,那将会在班里引起多么大的震动。事实上,他从来没斥责过破坏记录的孩子。中断记录本身这个压力就足够他受的了。他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其他孩子给他施加不同分量的压力。
3、做事条理化。
细节18:你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地有条理。
为了帮助孩子们变得有条理,克拉克老师在假期里去商店买回了一套他希望孩子们人手一份的用具,能装下笔记本的大架子、活页纸、笔记本、尺等等。克拉克老师把买到的所有物品摆放在地板上拍照,并列好明细清单,在开学前3个星期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照片和信。开学时,克拉克老师仔细检查每位同学的用品,告诉他们每件东西什么时候用,在上面贴上标签,还给孩子们做示范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