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史纯菡暑期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5-08-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有感

暑假里,按学校要求,我翻阅了《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语文》一书,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字典,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概括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真是一本语文教学的百科全书。细细品来,这本书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为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引领作用,尤其是那典型的、具体的、生动的一个个课型范式,就如同上演的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堂,真实自然,颇具一新,耐人寻味,值得咀嚼,着实需要好好内化,并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课堂实践,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喜欢,并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发展。一个课型范式,就是一个学习的精彩点。从课型的主要特征”—“课型的实施流程”—“课型的实施要点”—“案例与分析,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让我读来特别喜欢。

课型指的是课的类型和模型,不仅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把课分类,也强调了在划分的基础下形成的模式。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每一个词都很重要,但是核心词汇是“整体”,其次是“语文”。从“整体”的角度而言,单元教学应该关注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应该有比较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把小学六年的语文教学看做一个整体,注意到小学语文学习目标和每学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学校层面应该把课程目标分化到每个学期,进行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从“语文”的角度而言,单元教学应该突出“语文能力系统”,把语文能力分成不同的层级,在适当的阶段培养适当的能力,教学应该遵循语文学习这条线。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是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突出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语言材料,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逐渐达到能够自学,自学后和教师探讨交流,教师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只是提供角度,慢慢的,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自己能够多角度阅读,能够扩大学习范围。从“单元”的角度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整合教材,把“教科书”“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从“小学”的角度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认识到培养学生是教学的目标和归宿,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特点

1.整合教学资源。表现在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单元整体出发,制定整体方案;从整体上进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除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外,还应该注重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有利于集中思维突破重点;方法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经验。整合以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学习应用中获得学习经验,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2.优化学习过程。语文学习虽然会有多种收获,但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应该以感悟理解文本和获得语文学习的方法为主。为此,课文的学习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习课文内容,实现从语言走向内容的目的;一部分领悟语言,实现从内容走向语言的目的。

3.注重语言积累。积累语言是语文课极其重要的学习任务。语言积累要靠背诵和记忆,但是又不能单纯靠记忆和背诵来检验积累的情况。语言积累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能凭借积累的语言在头脑中构筑一定的形象(人、事、景、物);一方面是心中的某个形象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

4.强化言语实践。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单元教学把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融合在一起,能够真正体现读写结合,也能够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效果。

5.服务实际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一个可以用来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教师的头脑中也要有全局意识。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树立教师的课程意识,让教师能够从整体上看待教学,把握教学,取得教学的效果。

(二)实施“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的“例子说”,我们就是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发展语言的材料。叶老提倡整本书阅读的理论是一个系统理论,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自己拟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让学生略读的整本书的书目。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把课文分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在理论上以功能为标准把课文进行了分类,把叶老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学说进行了细化。这种分类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语文教师认识到教科书中课文的功能,课文是以语文的功能存在的而不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学语文不是学故事,学语文不是学习修身之道,虽然有时我们必须要学故事,虽然我们要从中体会道理。叶老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课文(教学材料还不能称之为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当作教学目标。

更远的将来,就把“小学语文教学”变为“语文教学”,把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和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衔接起来,变成一个体系内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会结束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状,才会打通学段之间的联系,避免越位和不到位,那样就会真正实现语文的整体教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需要三个阶段共同确定体系目标,达成共识,建立语文学科课程体系。三个学段,为了学生学习语文这个目标,每个阶段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当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处于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中的时候,教材只是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的目标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一个整体的教学,才会让语文教学走出困境,不至于小学像大学一样进行文学赏析,不至于大学像小学一样由教师操控课堂无穷尽地向学生灌输。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最终归宿才是学生的使用和未来的美好生活。

这本著作还呈现了拼音课型、识字课型、阅读教学课型、习作教学课型、听说教学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等研究成果,有理论、有案例,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魂。现对时下热门的随文识字课型作如下摘要:

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或语境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吧识字、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相互促进的方式,贯穿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其最大优势在语境中识字,在情景中朗读,在情景中运用。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激发识字兴趣

以猜谜、讲述故事、巧设疑问等活动进入课堂状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信息模块,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语言情景,为学生生字新词做好积极地准备。

2、巧抓时机,呈现生字

随着对文本感悟的逐渐深入,结合课文语言,将要学的生字在重要词、句或段的中呈现,并幽邃侧重的进行音、形、义的教学。例如教学《乌鸦喝水》里的喝渴,一边讲故事,一边随着故事的情节出示生字。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是口字旁。学生重点从偏旁上将”“区别开来,右半部分的字形书写是重点,教学中药指导学生书空来加强识字。这样,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创设新情景,巩固识字。

在文章情景中学生已掌握要学的生字,教师还应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语文活动,如抽读生字卡片,找朋友、组词造句等,帮助学生形成一条多项交汇的识字链,当堂反馈,拓展延伸。在新语境重视生字,保证生字的巩固率与书写正确率。

许嫣娜老师的《识字8》教学设计,让我眼前一亮,由衷敬佩。她创造性地自主处理了教材。许老师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看到声旁与其读音有关,形旁与其意思有关,从而初步感知到汉字的造字规律,掌握初步的识字方法,科学高效地识字。许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斯霞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识字经验,把生字的音、形、义在反复的语言运用中主动建构起来。教师亲和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个的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交流。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识字,认识事物,而且丰富感情,懂得礼貌。孩子们在趣味中、对话中、挑战中、合作中学字。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相信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这盏明灯的指引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更用心,更用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