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第一关键词就是读书。假期中,我读了雷玲老师主编的《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这本书。这本书是通过实录和过程叙述,以情景和细节再现了名师课堂,既有众多一线教师对名师经典课例的思考、赏析,又有名师们自身对课例的教学反思,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什么是通过千锤百炼磨出来的好课。读着那一节节经典课堂案例,好似在饱尝美味佳肴。品过以后,我发现每个课例都有独特的色彩、丰富的内涵,每位名师都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广阔的教育视野。综观这些经典课堂,我觉得好课都是有个人特色的。有的老师重语言文字的玩味,有的重人文熏陶,有的重情感的调动,有的重课堂对话的展开??各具个人特色,都有着自己的风格,是他们多年,甚至是几十年教育艺术的积淀。我每看完一节名师们的经典课例,无不被这些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折服。我想,这些名师的课之所以每次都能上得出色高潮迭起,每次都能取得成功,除了跟他们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关之外,更在于长期以来他们善于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以及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磨练自己的教学,从而不断积累上好课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的体会是要想上好课必须要从以下几点磨炼自己:
、注重课堂细节,彰显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往往表现在教学的细节中。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名师们的大智慧。从该书的第一编“品味细节的精彩”中,我体会到了原来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细节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名师的经典课堂无一不是由一个个经典细节构成,细节犹如山有小口,但一旦走进去,就别有洞天。比如,特级教师祝禧在教学《牧童短笛》一课时,先问学生 “信口吹”的意思,再让学生体验“信口吹”的感觉。正因为学生手边没有笛子,不能“信口吹”,只能指名学生“信口哼”,可这位学生感到很尴尬,哼不出来,祝老师向他投去鼓励的眼神,让他再试一试,但他依然低着头,张口结舌,就是哼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祝老师灵机一动,对他说:“你知道你为什么哼不出来吗?因为你站在这里,我们都盯着你,你感到不自在,只要你坐下,肯定感觉不一样。”然后示意学生坐下,转向全体学生,说:“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来当一回牧童,你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信口哼吧!”那位学生如释重负地坐下,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美妙的童声,那位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随着大家哼唱起来。接着,祝老师问同学们信口哼的感觉,结果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正是牧童的生活啊,是多么令人向往啊!这一教学细节之所以精彩,在于两点:一是“说意思”也好,“找感觉”也好,都是立足于文本,问题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牧童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二是起立的学生竟然在公开课上一言不发,这样的举动实在是给祝老师当头一棒。可没想到祝老师的一番精彩的过渡语实在是妙!它不但巧妙地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场面,而且顺理成章地回到了文本的解读上。可见,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要想上课取得成功,我们就要关注细节,灵活应对。
、认真钻研教法,灵活运用教法。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痛苦,我们怎样才能破茧而出?教学活动永无止境,怎样创造“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功效”的教学方法,是名师高人一筹之处。研究教法,活用教法,这是我们上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苦心寻求激发学生爱好的手段,教学趣味性自然会生发出来,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所以,作为教师要想上课取得成功,我们就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博采众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法,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教学反思是教师前进的车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反思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第三编中,“经典课堂反思与升华”带给我的是名师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如何反思,如何提升,如何继承优秀经验,如何总结失败教训,名师们娓娓道来,他们的心得与做法对我有很大启发,启发我真正领悟什么是通过千锤百炼磨出的好课,同时,也让我感觉到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不仅要反思自己取得成功的地方,而且要反思自己失误之处甚至失败的地方,要让反思成为习惯。当然,在反思中,我们还应该有挑战自我的勇气,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和行动。同时,反思不可缺少理论的支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是进行反思的必要的前提。只有这样,反思才能够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车轮和动力。
、课堂导入巧妙、新颖,也是上好一节的关键。
总之,上一节好课是有诸多方面因素的,好课都不是一次成形的,都要经过教师们的精心打磨。其实,通过学习名师们的经典课例,我觉得名师就像手电筒,辐射出精华,照亮更多的教师,影响更多的学生,这使我们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名师们的精华,更加努力的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