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张秀秀 寒假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6-0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秀秀

幸福从改变心态开始

依稀记得刚入职时遇到难题的束手无策,和各类学生斗智斗勇的心力交瘁。半年来,比起教师的幸福感而言,感受更多的是焦虑和劳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面对这一工作情况,能做的便是改变心态,改变工作方式,让自己工作的更舒心,更有成就感。教育变革,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师。

教育行业中,总有一些老师能把教育做得如此动人,能让自己变得如此幸福。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在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喜;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是真正的教学大师,他们的课堂永远高效有趣;今天有这样的教师,在他们眼里永远没有“差生”,他能让最差的学生考取重点大学;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获得最精彩的教师人生……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是《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封面上的一段文字,简简单单,却让我感受到教师的无穷魅力。我被书中许多中外优秀教师对学生那浓浓的爱与超常的智慧深深地吸引、深深地感动。

《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中列举了许多案例,如小学里的大师桂贤娣,小蚂蚁的伟大起点常丽华,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王金战,一个创造教师奇迹的雷夫,差生的救星李圣珍等等。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时我不由得想起了申淑敏老师的讲座,在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时,她以她工作中一个个生动的实例阐释了教师的伟大力量,告诉我们自己可以改变很多人,只要用心去做。她的班原本是最差的一个班,可四年(预备班)过去,这个班的平均分竟远远高于别人、原本一字不识的孩子最后考试能考七十几分、原本不听课的孩子最后变成获得多个专利的“小科学家”。现在,即使她四处讲学,她们班的孩子也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她真正的是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小的时候我经常想“老师为什么要偏心,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长大以后又常想,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老师好像没有几个,为此感到惋惜。那么,做了老师的我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他们用心了么?对于淘气的孩子我使尽了各种方法,最终改变不大时有点气馁了。对于贪玩且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在三番五次的教育下依然如初时,我有些承认他们就是孺子不可教也了。反思一下,工作中的自己渐渐的多了几分焦躁,少了几分耐心,多了一些催促,少了一些等耐。读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智慧名师的教学事例,我有些愧疚,也有点斗志昂扬。今天,当教师就要当窦桂梅这样激情的教师;今天,当教师就要当俞玉萍这样有诗意的教师;今天,当教师就要当李圣珍这样的“差生救星”。首先,我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做一个耐心、细心,为孩子着想的老师。

《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共分五个部分:一是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二是课堂上,我是这样教的,第三部分是,在我眼里,没有“差生”。第四部分是,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第五部分是,教师,你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这几部分的内容对我触动颇大,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首先,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那我认真计划本学期的工作了么?能坚持做好本学期的每一项工作么?教学工作繁杂,真正的教学,倡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品质,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最终实现“不为考试而赢得考试”。这样的教学才是优质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我的教学视角关注更多的似乎是如何把这节课上好,缺少的是全面高效的视角,日常教学中不免有许多拖沓之处。新的一年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应有和大的改变。虽然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做到我眼里没有“差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作为人师的我们找到每个学生的过人之处了么?我们了解自己的学生了么?或者说自己有那份心思去改变他们么?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人师的我又应该如何去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位合格的引路人。“核心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主题词,总体目标是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品格与学科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项——语言的建构与使用、思维的发展和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项核心素养,集中囊括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的学生能力,它包括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包括了文化、审美等熏陶,同时吸纳了最新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化,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可能脱离思维的训练,而语言的表达运用中,也无时不刻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科的边缘化,综合化也是现在教育的一个趋势。无疑,想做好一位老师,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想走的远就得不断学习思考。这样,才能扩大教师的影响力,给孩子的成长增添色彩。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自豪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幸福是别人所感觉不到的,因为只有她自己才能切身感觉到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我们需要去用心感受幸福。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如果像俞老师、桂老师那样,爱的恰当,爱的得体,爱的有效,这样的工作才会充满色彩,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点点滴滴收获在心头,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外面的世界很大,如果领略不了它的宽广,就领略书中世界的广阔。这正如美国富兰克林说的“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