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语文>>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教学设计]《烟台的海》
发布时间:2010-07-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任丽芳
烟台的海(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到春、夏、秋烟台的海不同的特点,以及烟台的海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关键词句(如:两个“扑”字,三个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并提高围绕特点整体感悟的能力。
2.能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这句话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深刻地感受到烟台的海四季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一起与谈老师欣赏了烟台的海冬天独特的景观,由于烟台背面临海,所以在冬季海上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景观(出示冬天的海的图片)谁能结合课文第二小节的内容,跟大家介绍一下冬天烟台的海上景观。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烟台的海在春、夏、秋三季的不同景观。
二、赏读“春”、“夏    、“秋”的烟台的海的景观
1.读一读春、夏、秋三季烟台的海的景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观读给大家听,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提醒同学做圈画批注)
(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
(1)“春”:像个顽皮的孩子,充满希望。
引导:从哪里感受到“顽皮”?“嬉戏”“追逐”“害羞地退”“扑”
与冬天的海进行对比阅读,比较两个“扑”字的不同感情色彩。
对“扑”字做批注
多媒体出示大海图,驾船过海图,学生齐读该段。
(2)“夏”: 像恬静温柔的少女(闲适安静,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
 “水平如镜”海上日出,傍晚万家灯火,“呢喃细语”
多媒体出示:海上日出 万家灯火 海边漫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该段。
(3)“秋”:高远。
抓住两个“格外”。“格外湛蓝”,“格外明朗”。
三、总结提升
1.引读最后一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1)“烟台的海是一幅画”?
引导学生回顾四季的海上景观,总结四季的特点。
(2)“烟台的海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引导学生回顾四季中人们的海上生活,总结“人海相依”的特色。
2.补充资料,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补充烟台的历史,深化理解“世世代代上演活剧”。
●人类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
在烟台市西南部,7000年前是一个小型港湾,在这里以海上捕捞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白石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抵御倭寇的前哨。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登州古港中的蓬莱水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烟台辖区登州(今蓬莱市)是全国著名海口,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鲜,也是由芝罘启碇的。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
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烟台市已成为外商投资与贸易的热点地区。特别是1997年6月,烟台市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博览会,向世人展示了新兴亚太经贸城市的形象。烟台人力争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和奋斗,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
补充资料后让学生再说说对最后一小节的理解。最后齐读该小节。
3.总结:人海相依,烟台的海塑造了烟台人豪迈的性格,烟台人也靠海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板书:                   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勇敢       一幅画
独特     春    轻盈               希望       一道背景
夏    浪漫               惬意       一个舞台
秋    高远               收获
 
 
 
 
本课渗透的阅读方法是:抓关键词句朗读感悟
本课渗透的教学方法是:1.读课文   2.抓关键词语、比喻,进行感 3.读出体验和感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