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综合>>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经典设计】三年级的小男生
发布时间:2010-07-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包金莉

三年级的小男生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   包金莉

教学内容:

1、音乐伴随我成长

2、唱:《三年级的小男生》

3、听:《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开展音乐主题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让学生回忆不同时期伴我们成长的不同音乐。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

3、感受歌曲《我怎样长大》,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叫。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演唱。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小男生》是一首四四拍的儿童歌曲,曲调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附点与切分音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语气感,演唱起来更为真挚、亲切。歌曲中采用了数板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的形象,演唱部分以第一人称表达了三年级的小男生渴望理解、盼望成长的美好心愿。这首歌音域较宽,演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音调,高音部分要求学生不要大声喊叫。

教学过程:

一、音乐伴随我成长

师:同学们,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每一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音乐相伴,老师今天为大家带了三段音乐。先来听听第一段,可以闭上眼睛,跟着音乐轻轻摇晃身体。

1、播放《摇篮曲》

师:这首歌曲是你在什么时候经常听到的?我们用LU也来哼唱两句。

发声练习:《摇篮曲》前两句。F调与G调各唱一遍。

2、播放《我爱我的幼儿园》

让我们听听这首歌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听着音乐一起用Ⅹ Ⅹ ⅩⅩ Ⅹ的节奏型拍手表演。

3、播放《上学歌》

幼儿园的生活无忧无虑,开心极了。接下来听的这段音乐似乎离我们更近了,它又把我们带到哪里了呢?

跟着老师的钢琴齐唱。

 

设计意图:这是三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通过开展音乐伴随我成长这一音乐主题活动让学生回忆各成长阶段所接触过的音乐,体验成长的快乐,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并在其过程中适当加入哼鸣与演唱,既是复习与回顾,又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为后面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因为新歌的调较高,正好作为练声的环节。

 

二、导入新歌

1、师:是呀,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间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而且已经成了三年级的小学生。听说三年级的很多小男生特别顽皮,我就认识这样一位,你来听听他到底有多顽皮。

老师用响板有节奏地慢速朗读: 作业 本上 开大 炮,队列 集合 站不 齐,

课外 活动 铃声 响, 踢 球 最积 极,

来不及 跑回 教室 里。

响板节奏:前三句:Ⅹ Ⅹ ⅩⅩ Ⅹ,最后两句原节奏。

2、你能模仿着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这位顽皮的男生吗?

学生齐读,老师用响板伴奏。细抠最后两个乐句。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在演唱上有一定的难度,我就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数板导入,既能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切分节奏。同时也能为歌曲学唱作铺垫。而且老师一直提调来读,也是为了学生在唱歌时能保持好这样的状态,才能用自然的声音把高音唱准。

 

三、新歌教学

1、三年级的小男生呀真是调皮又可爱,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三年级的小男生》,听听这首歌中有你熟悉的内容吗?

2、我们一起来合作,在你熟悉的地方读一读。

3、这首歌曲既有读还有唱,读的部分我们称数板,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唱的地方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先来学学第一部分。

4、学生学唱第一部分。

老师慢速弹一句,学生慢速唱一句。对于跨度大的音可加以手势辅助。

5、加速演唱。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三年级小男孩顽皮可爱的形象,所以我们应该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6、请学生和老师合作演唱。

学生唱第一部分与数板处,老师范唱第二部分,并在数板处加入响板。请学生与第一部分的演唱声音相比,第二部分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更合适呢?(连贯)

7、用央求的语气来学唱第二段。

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注意旋律要连贯,音准要把握好,引导学生高音处不要喊叫,用假声轻轻唱上去。部分学生与不会唱的地方请其他同学帮助。

8、合作演唱。老师唱第一部分与数板处,学生唱第二段。

9、完整跟琴演唱。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10、跟着伴奏音乐齐唱。

11、男女合作演唱。

12、请一位男生独唱。

男生齐唱,跟着音乐唱一唱自己前面创编的歌词,女生读数板处,老师打响板。

13、完整跟琴演唱。

 

设计意图:分成两部分学习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的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在学会唱后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丰富歌曲,让平时很少得到锻炼的男生在这节课上充分的展示自己,增加演唱的自信。

四、欣赏《我怎样长大》

师:音乐伴随我们渐渐地长大,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开始增加,那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呢?

1、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在歌曲中找找答案,说说歌曲的演唱形式。

2、听到第一次合唱的地方我们就站起来,听到第二次合唱的地方跟着音乐的节拍用手挥动着模仿小树渐渐长大,感受3拍子。

五、结束全课!

小节:同学们,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困难的挑战,老师相信我们一定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

 

设计意图:最后利用这一首歌了解歌曲的一些音乐要素,如:演唱形式、节拍等,并进行情感上的教育,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不要低头,克服种种困难健康快乐的成长!

 

 

 

课后反思:

本首歌曲音域较宽,演唱好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整节课自我感觉在歌唱教学时过多要求学生歌唱声音,老师讲的多了些,一味强调用惊讶的表情来演唱,学生的节奏把握稍有忽略。但学生学得还是比较投入,由于歌曲调太高,容易导致学生喊叫,此时我巧妙地借用了手势,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通过这课的教授,让我更清晰地知道音乐是听的艺术,应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体验与表达,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歌曲的内涵。

 

市教研员方建新老师评议:

1、              教学目标准确、清楚,能依据课标理念和单元教学要求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2、              能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              歌曲教学有过程,有方法,能将学生的声音训练溶入歌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音乐表现。

4、              教学基本功较好,教态亲切,语言流畅。

5、              建议在歌曲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音准情况。要有恰当的评价和纠正的方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