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综合>>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经典设计】雨中曲
发布时间:2010-07-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包金莉

《雨中曲》

教学内容:

1.欣赏《落水天》

2.学唱《水花花,泥巴巴》

3.欣赏《雨中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落水天》,学生能体会到歌曲略带忧伤的情绪,并跟录音一起哼唱。

2.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音乐做踩雨律动。

3.学生能用弹性轻巧和舒展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山里孩子爱读书、爱生活的气息。

4.通过听赏《雨中曲》,学生能初步感受爵士音乐,并在观看《雨中曲》片断中感受爵士、踢踏舞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落水天》

1.(初听)

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首歌是广东民歌,歌曲表现的是以前老百姓没有伞,没有雨衣,下雨天出门,总被淋得湿透,很可怜。所以,这歌声听上去有些凄凉,有些忧伤。让我们一起再来跟着唱唱。

设计意图:

将欣赏与演唱表现相结合,再表现的过程中升华对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二、律动踩雨

1.《落水天》中表现的人们,下雨天有些忧伤,那同学们你们在下雨天的心情一定会有所不同?谁来说说,你在下雨天会做些什么?

 2.跟老师一起动一动。没错,很都同学在下雨天都喜欢踩水,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踩踩水吧。

设计意图:

踩雨这一律动为了下面歌曲学唱踩水声的要唱得干脆利落做铺垫,如果学生满脚踩会导致后面的歌声会很喊叫。唱的太强就破坏了歌曲的意境。

三、《水花花,泥巴巴》

1.(初听)看得出,同学音乐中踩得很开心,也在雨中找到了快乐。你听,山里来来一群孩子,他们唱着歌,走在上学的路上,听听,他们的心情如何?

让我们给歌曲起个名字吧,谁来说?

2.(再听)作曲家给它的名字是什么呢?打开书P7,看一看,一起说(水花花,泥巴巴),踩开一路水花花,溅到一身泥巴巴,多么生动的名字啊,让我们看着歌词听再一遍,请注意,你在他们的歌声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3.踩水花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是很拖沓的,还是很干脆利落的?我们来模仿一下。

4.跟琴学唱

设计意图:

分段学唱能让学生清晰地知道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A

.慢速跟琴唱词。(完整两遍)

.“劈啪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小脚丫一句怎样唱?

B

.听师弹奏一遍

.跟师模唱(风不怕唱两遍)

.连起来唱

.哪里还有困难?

5.连起来唱

AB连起来唱,接第二段歌词

结束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就好象雨快停了,屋檐下滴落了三滴小雨。

5.回原速演唱

6.在山里高声喊时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回声)那让我们在歌曲前加入领“踩雨啦!”和回声“踩雨啦!”再接齐唱。

设计意图:

更较长的前奏前加入“踩雨啦”使歌曲更生动,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体会山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乐观、勇敢的态度来积极面对生活。

变化演唱形式演唱。

四、欣赏《雨中曲》

1.(初听一)孩子们喜欢踩雨,大人们偶尔也会童心未泯踩踩水花,哼哼小曲。一位美国的小伙子,他正在雨中唱踩着水花唱着歌,让我们听听,他的歌声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听到的用身体或表情表现出来。

这段音乐听上去非常闲适、轻松、愉快,让人非常的放松,这是因为它具有爵士乐的风格。

这首歌曲名叫《雨中曲》,它来自一部非常经典的美国电影,电影名字也叫《雨中曲》。

2.(观赏一)让我们跟随电影画面进一步感受爵士乐的魅力吧。

 

 五、结语

很精彩吧,不仅有唱还有跳。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雨中的音乐,不论是哀伤的、活泼的、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总会有风有雨。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勇敢乐观的态度,那么即使下雨,我们的心也是晴朗的。

下课!

 

 

教材分析:

充满童趣的第一单元具有统领意义,以下几单元从大自然各个不同的侧面入手,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世界里的大自然。本单元以“雨”为题,选材兼顾中西,不同情绪、不同主题互相补充,编织出了一个多彩的“雨”的世界。

本课欣赏《落水天》着重于表达情绪的感受,而《雨中曲》则着重于对作品题材、风格上的广泛了解。

 

欣赏完《落水天》再学唱《水花花,泥巴巴》,启发学生将两首歌曲进行情绪上、内涵上的对比,感悟新旧社会的不同。

歌曲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踩雨”这一特点,用简练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一群山里孩子雨中嬉戏的生动画面。歌曲节奏比较规整,旋律也容易上口,歌中象声词的使用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孩子们踩雨时的“情”与“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