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练习、复习课不要“雾里看花”
发布时间:2011-05-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时间飞逝如流水,教研自觉在新小。2011年5月5日下午,新桥实验小学数学组迈出了练习课、复习课专题研讨的步伐。
      众所周知,练(复)习课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数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一线教师对于练习课、复习课究竟怎么上显得总有些底气不足。黄益芬和段革两位教师本着尝试、研究、探讨的心态开放了自己的课堂,分别执教了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练习》和六年级《图形和位置总复习》,为数学组就练习、复习专题研讨提供了两节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引发了大家对此类课型的关注和思考。
       练(复)习课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如何来设计有效的练习?汪主任在点评中一针见血地就练习课的功能和设计与全体数学教师交换了意见。因新授课中学生经历、体验不到位,尤其对许多理性的东西缺乏清晰的认识,所以练习课首先要突显的第一功能是“梳理”,梳理的过程要注意知识的完整性,并将知识形成逻辑严谨的结构链,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在中年级起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则能更加提升教育功能的附加值。其次是“强化”。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弥补新授课中的不足,温故而知新。第三是“纠错”,查漏补缺,因势利导。最后是“提升”,既要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与运用的能力。而这四大功能不能平均主义,根据课型和内容的不同要有所侧重。四大功能是神,练习设计是形。在核心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引领下,基础练习——辨析练习——提升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将构筑起一道有形而扎实的教学平台,真正为提升练(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练(复)习课要走出“雾里看花”的困境,只有将目标、内容、过程、时间合理统整,才能神形兼备。希望借助此次专题研讨和即将于五月底在我校举行的常州市毕业班复习专题研讨的东风,推动我校数学组校本化实践研究向新的领域、高地进展,为学校课程建设和课程特色发展再献新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