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数学日常研究课的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2012-10-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伟琴
 

20121016,数学组的第二次随堂调研活动开始了,本次调研了四年级殷娟和贺婷两位年轻教师,她们的上课内容是《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我们三四年级所有数学老师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前期】教研组内合作探讨

两位老师课前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周建琴老师请教,老师毫无保留的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并向两位新教师详细介绍例题和习题该如何讲解。

【活动现场】同课同构

三四年级所有老师和汪主任共同聆听了两位老师上课。

【专家评课】

汪主任敏锐地捕捉到两位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幽默风趣地给老师们提出后期整改的建议。

(一)立足课堂、面向全体、以习为主

1、教学板块和环节要清晰

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精心钻研教材,例题和习题要认真钻研,要理清板块。

2、转化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调动群体的学习状态,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品质

教师应“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立场,不能一直考虑自己怎么讲,如果一直想着自己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么讲,老师就会越讲越累,忙得焦头烂额。教师更多的应该考虑学生怎么学,学生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怎么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重心下移。

3、精心设计练习,把握题目的核心

面向全体,以习为主,让所有孩子都去写、都去算,只有学生自己经历的,才会更有感受。练习设计要有层次,要注意保底要求和高标要求。

(二)教学三要素:内容、方式、时间

汪主任语重心长地指出,教学三要素是内容、方式和时间,教师只有按指定的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和流经规定的教学时间,才能架构出完整的教学过程。

(三)磨练基本功

汪主任最后还从教师素养方面提出了要求,他强调作为新教师,一定要苦练基本功,他以自己初为人师的故事来深入启迪我们:只有不断磨练自己才能有成长和提升。

1、练就基本素养:语言、板书和练习设计;

2、练就行为素养:组织、引领、激励、合作;

3、练就心里素养:顺应和同化,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同化到教学目标中去。

汪主任的评课,每次都深深触动我们每位老师的心弦,让我们学会了直面问题和反思重建。

 

 

南师附小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曾说到:数学课堂教学,老师们怎么做?更多的,都是我们习惯的,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依据教师的意愿,一厢情愿地进行下去。很多时候,教师会目中无人,课堂上不“见”学生。

数学课堂怎样使学生不再“分神游离”,而真正成为“聚神互动”呢?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改革。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更多的“基于儿童”,学生现在在哪里—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走向哪里—关注学生的发展目标;学生怎样走向那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真正做到能“基于儿童”,我们的教学才能体现出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学生在我们心中重千斤”!

教师是学生的旅伴,

一路牵手同行,

智慧的清泉,

滴石般穿破“历来如此”,

才能,滋润你我!

方能,

成就学生,

成就教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