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打磨新小的数学课堂,为了促使新教师尽快入行,我们数学组从上周就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数学随堂调研活动。
【组内前期研讨】
调研前期,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展开了共同研讨,根据汪主任以前提出的练习课梳理、强化、纠错和综合的四大功能,我们首先认真梳理出解题的一般步骤:读题、分析、画图、列式和说数量关系。其次,我们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和提升练习来进行强化训练。然后我们试图在练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正确和错误资源的呈现,来帮助孩子纠错。
【行课及总评】
两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韩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新教师的努力和组内的合作研究。教学的环节设计、学生常规、学生的倾听习惯、教师的评价语言等都得到了汪主任的肯定,同时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晰:如何有效组织教学】
1、亲历过程、梳理要点
教师要亲历读题和解题的过程,要贴近学生,模仿学生的学习过程,梳理出审题、画图和列式三个解题思路,审题要做到三审,审出已知量和关系量;审出关键字和明确问题。
2、共同学习、帮助成功
教师要降低自己的重心,和学生共同学习。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组织研讨、启发思考
互动学习,要成为我们老师脑中非常强烈的意念,要和学生一起学、共同学,并发挥好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教学“零距离”,虽然我们永远都无法实现,但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可以努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微距离”,老师只有站在学生立场,理解和感受学生学习的困难,共同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也才能帮助学生成功。教师唯有对教材和学生都做到了如指掌,课堂教学方能游刃有余。
老师,如果做牧羊人,即使一个劲地挥鞭子,羊儿也未必就会按你的意愿行走;
老师,应该学做领头羊,做羊群中的一只羊,带领羊群共同行走,方能齐心向前!
一次次实践,
给了我们校正自己观念的可能;
一次次指引,
给了我们改变自我的动力;
一次次瞭望,
会使我们从狭隘走向广阔,
获得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