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新桥实验小学英语组教研简报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新桥实验小学英语组教研简报

20121210

编辑:姜文婷

2012年的12月是个丰收月,首先英语组教师外出学习给新小带回了前卫的教学思想,对新校英语老师的教学发展有了良好的指导。其次,125日英语组迎来了本学期第四次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扎根日常研究。本次教研活动由五年级承办,薛建平和姜文婷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牛津小学英语5AUnit7After schoolA部分语篇教学和BC部分的词汇教学,体现了扎实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在议课评课中让老师们的思想得到了碰撞与交流。另外,我校选拔的各年级学生代表在新北区第九届小学生英语朗诵比赛中再创佳绩。

热点一:学习交流,思想荟萃:

1)学期教学目标如何制定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本年段需达到哪些目标?

2.设计怎样的测验、评价来检验目标已经达成?

3.如何处理教材章节的内容?还需要哪些可用的资源?

2)优化英语教学的起点--基于课程标准应做到:

1.优化情境让学生乐学。

2.优化策略-让学生会学。

3.优化过程让学生学会。

3)对3A教材分析是:人物丰富,有个性,文字有趣,图片仿真,注重细节;故事线索一脉相承,为下单元埋下伏笔创意活动多,注重学生的体验;字母先行;给出策略,注重引领评价;重视文化传递。

与此同时学生需培养的常规有:

1 听清指令,借助手势

2 语音完整

3. 倾听同伴

4. 看口型,看书,通过画面传递的信息

5. 笔顺

6. 读,创意读

7. 学会背,记忆存储

4)在课堂中应训练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

听:听懂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抓取关键词

说:根据提示简单叙述一件事情或个人经历

读:读后概括大意,使用工具书,积累阅读量

写:多种形式书面表达

练: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分层训练

5)提升课堂技能应做到:

导入课题简洁有效,突出重难点。

呈现新知直观准确,突出整体性。

操练语言扎实到位,注重灵活性。

总结语法深入精炼,让学生举一反三。

设置活动紧扣话题,突出目的语。

讲解习题精当,精心设计习题。

6)有关对话和语篇阅读教学的思考

1.A部分作为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

第一步 重难点突破:创设情景,初步操练。

在情景中引入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操练,为课文学习作铺垫。

第二步 课文学习:整体呈现,分步学习。

导入课文学习后,教师运用播放课文动画等形式整体呈现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填空、判断等练习整体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分步学习,在课文情景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对于课文的分步学习,低年段和高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低年段课文内容较少,重在分步操练,形式多样;高年段课文篇幅长,内容多,重在分段学习,分层达标。

第三步 巩固操练: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所学新内容,并尝试在类似的生活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2.阅读课不同阶段的活动的目的:

阅读课的读前活动(pre-reading)的主要目的:

①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

②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③引出话题;

④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阅读中的活动(while-reading)的目的:

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交待清楚阅读的任务。总的来说,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如: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将信息图表化、记录要点、构画文章结构、回答各种问题等。

阅读课后的活动(post-reading)的目的:

①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

②将阅读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训练。

3.阅读活动中深层理解语篇的措施有:

①语篇中,处理关键信息(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语篇

②提取关键信息(生词、短语、语言点)

③直观、形象地呈现在黑板上,帮助学生

 ④理解语篇,掌握重点语言

⑤就关键信息设问,让学生理解语篇(When, Where, What, How, Why?)

4.正确应用阅读的措施:

结合语篇,谈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

就所学课文,描述或复述课文

根据所学内容,续写、改编或回复

模仿所学内容,描述或编写新的内容

7)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素养的提高措施:

1.要有终身学习英语的意识:不断保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防止英语水平的退化。

2.要有跨文化意识,做到休闲与学习同步(听英文歌、看原版电影);多参加各种英语社交活动;主动了解国外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8)怎样提高英语口语素质?

1.观察国外教师课堂教学用语

课前:

Grab your book. Everybody should sit down.

Your book should be out.

There should be zero talking. Put away your

books. We get a lot of work on today. Lets

get it started.  

征求反馈:

Any questions?/ Questions here?

Got it?/ See what I am saying?

What do you think? /  What do you say?

Did you see anything wrong?

Would you agree?    

鼓励性话语:

Excellent! / Terrific!/ Good for you!

Youre the first to finish. Im proud of you.

Come on, you could do that. Give it a try!

Hands up, please./I want to see different hands.

Thats it! / Thats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其他课堂用语:

Listen up, please.

Books open.

Please sit up.

…, your face this way.

Im going to put you in groups.

Eyes on the paper, please.

Every pencil get moving.

Nobody should be talking.

Whats so funny?

When you get this done, go ahead to answer…

2.学习课堂用语推荐书目

《用英语上课 Classroom English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教学英语及课堂活动指南》 译林出版社

《英语脱口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牛津英语教师宝库课堂活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热点二:扎根日常研究

【精彩再现】镜头一:

 

薛建萍老师执教U7After school A部分,语篇教学,整堂课围绕高山在放学后的活动展开,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观察图片, 猜想,推断等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以线路图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清晰,自然,到位。在教学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很好地引导学生创造性语言的生成,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使整堂课丰富,生动,有效。

【精彩再现】镜头二:

姜文婷老师执教U7After school BC部分词汇教学, 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词不离句,单数复数对比清楚,整堂课脉络清晰。整节课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教师在课上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捕捉学生所生成的资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面广。

【回音壁】镜头三:各抒己见,研究探讨

 

课后,新小英语老师会聚在会议室,对薛建萍老师和姜文婷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与探讨,提出了各自的宝贵建议,使两位老师对课的重建有了新的思考。

有效开展语篇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薛老师将语篇教学分三大步进行: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一. Step1 Pre-reading

1、热身活动Lets act and say

教师让学生边做动作,边用句子描述,用猜一猜,做一做的方法,引出现在进行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式,把课文中的难点提前渗透。

2、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相关插图、重点词汇

师生谈论What do we do at school? What do we do after school?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顺势说I see. You can play games, sing and danceYou can do all things you like after school. 由此引入本课的课题,因为是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入手,很容易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复习了常用动词词组的同时,又为下一环节做了铺垫。

二.Step2:阅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

1、听录音,整体感知;

听力与提问相结合,教师呈现A部分的背景,出示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上,而不使思维停顿在某一个词上,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搜索,猜测词义,预设内容的发展,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

2、多种形式读课文,针对全篇设计问题;

读与提问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在教学中,薛老师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做到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从而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如第一遍读时,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找答案,初步了解语篇内涵,再次阅读,根据语篇的细节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小组讨论解决,最后,让学生第三遍读文章,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教师选择学生来回答。通过阅读与提问的结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更多的学生从消极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进一步促使学生把语篇内容融会贯通。

3、跟读课文,强化语音语调,再次回归整个文本。

三.Step3:Post-reading Activites

复述故事:给出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 以提示,进行大意复述

我觉得在所有的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其他听,说的能力都会随着你很长时间的不听,不说,不练而慢慢退化,而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这既是学生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怎样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快速浏览,查找信息等等,都是老师需要在语篇教学时教会学生的方法。薛老师的课堂就做到了这一点,她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陆惠芳)

卜老师曾经说过,语篇教学处理的是语篇,词和句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语篇教学课的关键。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处理了语篇内容和相关语言点之间的关系。

一、开放问题的抛出,学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1、围绕课题after school,问题:What can we do after school?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也把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放学后可以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可以想到的活动都说了出来,于是老师非常自然地问道: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s Gao Shan doing after school? 顺利进入课文的学习。

2Gao Shan is looking for Wang Bin after school. He goes to Miss Li’s office. 问题:If you are Gao Shan, how do you ask Miss Li? 这里又一开放性的问题,很好地引导学生创造性语言的生成。

二、每一个语言点的处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语篇中的难点理解到位。比如:在处理I’ll go and join them.时,除了帮助学生认读will, join新词外,通过引导,追问帮助学生理解join, them在文中的意义,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指导。

三、文字,图片相结合,意义主线清晰。

整节课围绕高山在放学后的活动展开,个中的起伏,老师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观察图片, 猜想,推断等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以线路图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清晰,自然,到位。(奚亚芳)

☆循序渐进,扎实课堂

在薛老师的课上,她注重语篇细节的处理,有几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背景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听力提问的方式或者看图来解决文章的背景部分,但是本课薛老师用了填空的方式,把背景部分的重点信息,抠空之后让学生通过听力完成。这样做不光降低了学生听的难度,也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文中新词的处理,通常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而我们通常只会让学生说一下中文涵义就表示他已经理解了,而薛老师是要学生用英语来解释英语,用另一种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涵义,如join = ______ with______.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文章脉络的处理,一般每个语篇都有他的内在逻辑,而本课的主题是放学后学生的活动。薛老师用一个简单清晰的图示,让学生立刻就把握住了文章的结构。At first --- At last…

总之,不管现在我们在用什么先进的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也不管每个理念下新颖花俏的方式有多少种,让自己课堂的每个环节设计都有效最为关键。(张萍)

薛老师的语篇阅读教学课让给我留下深刻的映像。整节课简洁明了,环节连接紧密,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得比较愉快。存在许多值得让我借鉴之处:

一、关于句子,薛老师想如果直接讲解时态结构,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并且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所以她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让学生根据图片的一部分来猜测这个人正在做什么,并且引导学生使用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来对话交流。看到学生聚精会神看图片时,我知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上来了,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句子Is he/she dong sth.?学生们容易明白,也更能领会句子的使用特点。

二、关于单词,记得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词在句中,句在景中。所以薛老师在教本课的词汇时,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景的教学原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在教授本单元单词时,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实物,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操练单词,帮助学生有效记单词,而且学生对图画有兴趣,这样会促使他们积极用本课句子进行练习,不仅练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操练单词,使学生们不感到枯燥。

三、以学生为主体,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运用Learning tips来引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给予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游戏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复习得扎实到位,学生能处于主动思维。(孔颖)

薛老师的A板块教学,更多呈现的则是一名成熟教师的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精准的课堂掌控力。该单元的教学主要围绕“‘After school”这一话题展开,薛老师在课的开始便以“what can we do after school? ”这一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随后一句“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s Gao Shan doing after school?”将学生的思维顺利而自然的转移到文本上来,真正做到了放收自如,张弛有度。之后,薛老师又提出“If you are Gao Shan, how do you ask Miss Li? ”来引导学生创造性语言的生成并很好的推动情节的展开。此外,另一亮点则在于薛老师十分注意在语篇情景中对语言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根据上下文来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最后,本节课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全面发展了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 (吕佳蔚)

开放话题,激活思维,层层细化

一、轻松的话题问候,引出本课课题。

从情景入手问孩子们做什么?引出进行时时态,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储备库打开,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展开对话,复习旧知,同时抛开话题What can we do afterschool?学生们展开话题,引出新知。放学后你们做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你们想了解Gaoshan ,Helen,Suhai and SuYang他们做什么吗?由于她创设了一种开放、平等、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和活动氛围,所以较好的本课的教学目标做了积淀。

二、层层细化,分解,娓娓道来轻松化解知识点的难点

从学生想了解高山等同学的活动思想为启发点来设计教学。所以采取听的方式,既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找到关键词,解决了Class is over./Classes are over.look for 又设计开放性问题:if you are GaoShan ,How do you ask Miss Li ?学生立即回应。He can’t find Gao Shan ,so he goes to Miss Li’s office ?老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找关键词,How to answer? 学生从阅读中了解答案。这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一点一点化解难点,层层递进。把问题如剥茧般的撕开,既按学生的求知而牵线,又为学生的疑难而给把钥匙。学生在思考中轻松的掌握知识点。

三、设计巧妙,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新知识点

如解决help ,will ,them join 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根据文中句子化解。them ——Wangbing and Mike . Join ____play  basketball with Wangbing and Mike.

I’ll ____I will (将要) 又如教学Is wang Bing helping you in the officeI’ll go and join them.等一些句型时她都进行了情景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这也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之一 最后来总括 得出结论 They’re helpful .在无形中教育孩子学会帮助别人。

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形式,每次活动时间掌握得都比较适宜,避免让学生感到厌烦。在活动中,她还能适当使用pair work  group work,首先提出简单明了的要求,活动中要求既不太难也不太复杂,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就能够完成任务。活动过后,及时落实检查并总结归纳,对特别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她注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并能正确运用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语言、手势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沈秀华) 

☆清晰实在,扎实有效

听了五年级两位英语老师的课,这两节课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清晰实在,扎实有效。下面我主要来谈谈姜文婷老师的课,姜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中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开端,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Act and guess: What am I doing? 复习了一系列动作类的词,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老师就采用追问的方式Is she…ing…? What is she doing?引出新词教学,自然有效。

二、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自然的,而且具有生活化。教师注意利用多媒体图片、肢体语言等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教学play cards, play chess时,教师给出生活场景,让学生用一般疑问句Are they…ing…?先猜一猜,然后再引出新词。教师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去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促进发展,提升能力。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教师还设计了Make a call的活动。不仅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更加宽广,而且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真正体现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具有的交际性,将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相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节课,老师很好地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时时刻刻和谐的交织在一起。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何愁不能稳步提升?(陆华)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倾听学生

125号,姜文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5A Unit 7After school》的B, C词汇句型教学。

姜老师虽然是个新教师,但她的课扎实有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

 T: Let’s play a game. What am I doing ? Guess!

 S: You are ----

游戏激趣,重在巩固学生以前所学的动词或动词词组和第六单元所学的现在进行时。

T: You can act and I guess.

S: What am I doing?

T: Are you ---?

教师在猜的过程中出示本课的新句型Are you---?这样呈现新句型学生很乐于接受,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乐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T: What is he doing ?

S: Is he reading ? ---

T: Yes, he is reading a picture.

接下来教师以同样的方法教授了词汇read a newspaper, read a magazine.

教师在这个环节教的还是比较扎实的,一个词汇一个词汇的新授并巩固。但在这儿缺少了点灵活性,有点机械,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这样:

T: What is he doing?

S: Is he ----?

T: Yes , he is reading. What is he reading?

S: He is reading ---

T: Oh, yes , Perhaps he is reading a picture book/ reading a magazine/ reading a newspaper.

 这样就很巧妙的谈论到了今天所要新授的三个词汇read a picture book, read a newspaper, read a magazine.而且也可以复习以前所学的read 的词汇。

总的来说姜文婷老师的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她能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能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在课堂上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并且有序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最后的综合输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束丽凤)

让教学过程足下生辉

 案例背景分析:

如今听课,印象深刻的是:多媒体课件做得确实精美、生动,一环一环逐步引教,层层深入,创设了有效的语言习得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解决了一系列教学难点问题。可是“板书失踪了!”这是曾经有人提出的痛心的感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教学是红极一时,许多老师都用上了多媒体课件上课,运用得当,教学得法确实令我们的教学效果倍增。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大力提倡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别忽略了延传至今的板书对我们教学的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除了用听觉接受教师的信息外,利用视觉观看板书,也是吸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月我们英语组姜文婷老师和薛建平老师执教5AUnit7After school BC部分和课文A板块的教学。让我再次感觉板书的重要性:

首先,板书给学生起到一种示范的作用

1.人格的示范。当老师在书写板书的时候,几十双眼睛都紧紧盯着我们划动的手指,紧紧盯着我们端正的全身,紧紧盯着我们严谨的态度。一个教师在板书的同时,透露出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态度:或沉稳,或大方,或含蓄,或刚毅,展示给我们学生的是一种个人的魅力,是一份可塑造的良好人生态度的模范。

2.书写的示范。当教师在书写板书的时候,几十双眼睛都紧紧盯着我们一笔一划的过程,每一次起笔收笔,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即使英文字母的书写,它也同汉语言文字一样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想把英文写得漂亮、要用英文连写快速的记录,就必须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英语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习惯把单词、句式都预先写在词条卡片上,在教学中直接出示,这样一来,其实存在一个不良后果:学生的书写得不到提高。从英语入门阶段教学字母后,许多学生会很快忘了字母的书写笔顺,甚至有学生明明知道笔顺但是就是在书写的时候不规范。因为省却了板书,从而失去了每次课堂上示范书写的良机,导致学生没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规范书写的过程,从而书写得不到有效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不断给学生一种示范,一种强调。其实,教师的每一次板书就是一次引领、一次模范、一次矫正,就是一种展现美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学习创作美的过程。

其次,板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

1.画龙点睛,为解决重点难点服务。

板书的设计要“精”,就是要简明扼要,而又突出教学内容的精华;能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能从板书中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少量的书写涵盖博大的内容,从中学习到无穷内涵。

2.归纳总结,为学生长时记忆服务。

板书的设计要“全”,就是要全面完整,要有较强的系统性,板书不是为了填补偌大一块黑板的空缺而作的写意画,每一节课的板书都是需要课前的精心设计而后在课上实施的,它最大的作用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和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模范的作用。它的固定的存在,可以为学生的长时记忆创造很好的机会。老师在巩固环节前引导学生看板书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成为孩子归纳总结的生成性资源。

3.下面以姜文婷老师的板书设计为例,凸显其板书设计的结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5A Unit 7 After school (Part BC)

                                 Period 1

Are you….ing?                                    a picture book/ picture books

Yes I am/ No, I’m not.          Read       a newspaper/ news papers

Is he/she …ing?                                   a magazine /magazines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No, he’s/she’s not.

Are they …ing?                                          football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play        the piano

            No, they are not.                           with a yoyo/yoyos (刘琴)

☆明确学生立场,合理运作小组合作机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生成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是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教学决策,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所以,教学过程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从而达到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学生立场,还学生应有的权利,教学尽量做到结构开放,动态生成,有机互动。

同时在两堂课中也体现了也鲜明的小组学习特色,一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发言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老师都会把小组合作的互动环节放在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匆匆结束甚至不做。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学生之间也不会有真正的互动,更不利于他们个性的发挥。如果时间来不及,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课后讨论或是留到下节课继续,这样效果会更好;二是分组时应把不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学生组合起来,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每个小组的人数是4人左右。人数太多,学生之间交流就会花去很长时间,有时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来得及发言,那么他个人的才能就无法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四是要明确规则。有时我会发现让学生们小组活动时,有的小组就老是那几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坐在旁边听听罢了;有的小组则互相推辞,谁也不愿意发言;有的小组甚至借此机会聊天或者干别的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教师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是走到学生中去,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尤其是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不管说的对不对好不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同时也要帮助其他同学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陈玲)

自我反思

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教学中我始终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内化成自身的技能。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在于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事实上,在上一单元刚刚学完现在进行时陈述句的基础上,安排一般疑问句的学习是非常恰到好处的,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开头环节我通过游戏复习本单元的句型,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巩固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问和答,既能让学生课前热身,又活跃课堂气氛,自然过渡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After school,然后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What can you do after school?,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动词词组,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把Gao Shan定位核心人物,以了解What is Gao Shan doing after school? 为整节课的线索,自然进入课文学习,根据场景的变化,分层学习,在巩固环节中师生共同回顾、梳理整篇文章,把关键词或词组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复述课文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反思整节课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呈现了一片良好的“乐学”的状态。在有目的的学习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教学Perhaps they are . 这一句型时可以设计学生做动作老师猜的游戏,使得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习得目标语言。
        2
、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英语。如在教学Is--- helping you ?这一句型时,可以创设一位学生擦玻璃,另一位学生帮忙的情景,由此引出上面这一句型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就能明白help 的意思,这样比单纯教学help的效果要好的多。又如教学Is wang Bing helping you in the officeI’ll go and join them.等一些句型时都可以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这也是本堂课欠缺思考的一点。
        3
、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从而爱上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中,我虽然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有听录音、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但总感觉阅读的方式还是不够新颖、有创意,没能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薛建萍)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越发觉得一名教师上好一堂课是不容易的,需要做到的是课前备好课备好学生,预设学生的课堂反应,课上还需有清晰的教学思路,随机反应能力,课后还需及时反思总结进行课程重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断的努力、积极的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平时的点滴积累作为铺垫才能充分展现一节较为理想的课。此次我上的课是词汇教学部分,在公开课之前进行了几次试教。每次试教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对课的每个环节的设计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最后呈现的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扎实有效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联系实际,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教学,环环相扣。这节课没有以本单元的话题“After school”作为大背景展开,使得整堂课显得单调机械,教师的过渡语不够自然。如果在课的一开始就提问:What can you do after school?”把这个话题放入warming-up的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已学句型进行回答,同时也对下面的课进行了一定的渗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面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渗透。

二,教师需要使课堂具有灵动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让学生乐学从而学会。比如学习read a newspaper ,read a magazine,read a picture book 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Do you like reading a newspaper?What do you like reading? 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使课堂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本单元新的句型时利用猜谜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说出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在教学时提问的方式可以更灵活些,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新单词,为他们有效记忆新单词做好准备。提问的时候可以这样:

T: What is he doing?

S: Is he ----?

T: Yes , he is reading. What is he reading?

S: He is reading ---

T: Oh, yes , Perhaps he is reading a picture book/ reading a magazine/ reading a newspaper.

三,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善于倾听学生。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生成者。学生的回答,教师课前是无法一一预设的,教师在课堂中应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的信息为课增加活力,同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凭借这一机会强调重难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扎实日常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在今后的目标,踏踏实实的工作,扎实教好每一堂课。“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有彩排,教师的每一堂课影响着很多学生,所以我需要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改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姜文婷)

热点三:冬天里的童话之新北区第九届小学生英语朗诵比赛

一、冬天的童话如何美妙?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区英语朗诵比赛中,新小的6组选手,凭借自身纯正的语音语调,灵动的表达方式,获得了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一个3等奖的好成绩。佳绩的背后凝聚了孩子,老师,家长,学校多方的努力!音乐老师赋予了孩子形象美,美术老师赋予了孩子情境美,英语老师赋予了孩子语言美,所有的美集于一身,创造了新小冬日的美丽童话。

精彩再现镜头四:

 

二、美丽童话如何造就?

1.    选材独特:历届比赛,很多故事已经被孩子们发挥地淋漓尽致。如何超越非常困难,我们唯有另辟蹊径,视角独特才能脱颖而出。六年级选手的电视主播类节目获得一等奖更是充分说明了这点。

2.    背景烘托:美丽的语言,加上恰当的背景烘托,情景交融更能引人注目。

3.    规范语言:让孩子不断去模仿视频地道的发音,提升语言自身的美感,是征服评委老师的关键所在。

三、童话能演变成神话吗?

成绩代表过去,必须静心反思,力争下一次比赛有新的突破。

1.    提前准备:在日常教学中就渗透故事,歌曲,诗歌等元素为我们正式的比赛做好铺垫。

2.    创设平台:孩子的成长需要历练。如果我们在校内能为孩子创造展示自我英语风采的平台,我们的孩子会更大方,更自信!

3.    家校联动:鼓励家长带孩子去校外的各种平台锻炼。

4.    手段更新:音乐是一种拉近听众的很好的方式,在今后的比赛中我们根据孩子讲述的故事情节配置合适的音乐,会让孩子的表演更动人。

5.    形式多样:在今后的比赛中,可以尝试让孩子给原版动画片段配音,锻炼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再启程,今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撰稿人:刘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