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暖暖的春风吹来了春的气息,今天我们数学组老师相聚一起,开展了“数学青年成长团”的第一次活动,区教研室陈建伟校长给我们作了“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规范与要求”和“知识树”的讲座,播撒了学习的种子,触发了我们教学研究的热情。
陈校长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变化与要求,然后结合案例细细介绍如何设计开放性大问题,指出“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指向目标的实现,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分解思考。陈校长还讲到课堂如何有向开放,以怎样的方式开放。如何呈现资源,资源的呈现要有类的意识。分层放,更要分层收。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怎么合作要写清楚,写清每一步做什么。交流时更主要是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最后还讲到课堂总结提升要改变过去的说说学会了什么,变成回顾学习的过程性结构,提炼学习的方法结构。
正如
“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陈校长幽默地讲到“新基础教育”有很多好的做法,作为新基础教育的基地学校,我们要坚定地研究下去,才能不断创生出教育的智慧。
最后陈校长又给我们介绍了他周末精心制作的“知识树”,他说到:每一个内容都是一棵大树的枝干,需要我们细细的研究,涓涓细流终汇大海。
老师,需要有一种专业的自觉,一种学习的激情,一种研究的热情,充分解读和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知识进行结构态重组,理清每个知识的联系,从“条状重组”、“块状重组”不断走向“条块融通”。只有清晰地建构出知识树,学科有了结构群,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结构群的学习和内化,才有可能从不同的学科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