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陈校长又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1、重心要下移
课堂上,老师们还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后,学会观察、分析、对比、沟通和归纳总结。
2、整体进入
如五年级的找规律不要走得太碎,可以用一个大问题:现在有一面墙,可以怎么贴呢?从而与几个几沟通起来进行思考。放:在方格纸上有序地摆一摆(可以沿着长也可以沿着列)、想一想有多少种贴法,(一共的贴法与长贴的种数与宽贴的种数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出示要求:(1)小组内摆一摆,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2)小组内议一议,一共的贴法与什么有关系。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并用数学化的方法来表达。这样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资源,而且能改变过去挤牙膏似的一问一答追求结果似的教学。过程中辅导:遇到问题,可以同桌商讨,进行操作。分解成7+7+7+7+7=35,体会5个7,从而引导到乘法。然后面对资源组织学生讨论。
3、所有活动要数学化
无论练习还是游戏活动,所有活动要紧扣数学思维,走向数学化,如拳头石头布的游戏,应该引导学生每个人出拳头有几种,两个人分别有几种,然后相互出拳头共有几种,出拳头的游戏要和数学活动紧密结合,引发孩子们的数学思考。
4、数学学习始终是一个不断建模的过程
如贴瓷砖的活动始终要紧扣数学问题一共的贴法与什么有关?引导孩子在带着思考去操作,从操作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抽象出乘法原理,变成一个不断建模的过程。
数学课堂的有效,离不开有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离不开课堂上的开放,离不开课堂上的互动生成。我们要改变一直练习的习惯,要进行方法之间的有效沟通与提升,从而不断建模出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