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习得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小学学段是阅读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学生对阅读的需求,本次语文学科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分别由五年级的顾俐老师执教《走进上下五千年》和四年级陈鲜媛老师执教《三国演义》。两位老师扎实日常的阅读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反馈,学生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激发读书兴趣的同时,更享受着名著带来的精神滋养。
顾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不仅畅谈对《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印象,对历史人物故事充满了兴趣;同时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如对汉光武帝刘秀的正确评价,能从具体事例中提升人物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精神品质。除此,顾老师更注重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概括促记忆,在阅读课内课外资料时,掌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陈老师以《三国演义》相关内容的抢答题开篇,趣味性十足,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卷入度极高。随即,教师通过三国鼎立之局势图,引发学生讨论最喜爱的三国人物。四6班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序,并能聚焦喜爱的国家人物制作读书卡。紧接着,聚焦学生最为熟悉的《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寻找诸葛亮的更多事迹,品悟人物形象。学生在这堂课中不仅交流了阅读的心得,更加深了阅读的兴趣。
林纪华老师对“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表示极度的认可和支持,并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持之以恒,发挥才智。同时,在阅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
第一,理清书籍的选择与教学课本内容的关系。
第二,研究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重点落在“交流”还是“指导”,值得思考。
第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防范阅读各类书籍,并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最后,任丽芳副校长总结本次研讨活动的收获。提出孩子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因此,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极为重要;阅读要以一种心灵闲逛的方式进行,不要加之太多的功利目标于学生身上。认清课外阅读的价值;发掘课外阅读的育人价值;找到课内外融合的最佳路径。
通过课外阅读,让我们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奠基人与引路人,为孩子打开一扇扇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