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路在脚下,成长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3-05-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伟琴
 

2013513,数学组青年成长团又开展了活动,本次活动由万小玲老师执教二年级《认识角》,高可飞老师执教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再一次在区教研室陈建伟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版块,先针对两节课进行研讨,再对将要进行的市级质量抽测进行梳理、分析。

每一次的听课、评议对于参与教师而言都是一次成长,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自我修正并前行。老师的课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导入时让学生体会画图的必要性,重视画图步骤的研究,帮助学生总结,学生把握了画图的要求,尤其是画示意图的常规要求,把题目中的条件如何落实到示意图上,推进的逻辑顺序非常清晰。老师的课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规范,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半成品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上课伊始,先从生活中的物体找到平面图形,然后在平面图形中去掉一部分形成角。判断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角的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大小,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当然,路在脚下,我们一直在前行。陈校长提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第一节课,概括步骤的过程要缩短时间,重心要进一步下移。要有大问题意识。画图策略要帮助学生直观的分析数量关系,看图来分析条件,找出解题思路。所以,画图后要帮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分析,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练习中,帮助学生理解条件之后,把问题抛给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图形,是帮助学生分析的工具。针对第二节课,教师在给学生定义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些描述性的定义,在教师示范时,要从顶点出发,分别引出两条射线,指角要规范。教师在出示情景时要给学生方向,有目的性的观察图片。教学要循序渐进,先通过活动角进行比较感受角的变化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然后再与教师的角进行比较,教给学生重叠法。

 

 

 

 

针对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抽测,陈校长帮助老师们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提出了针对抽测题型如何进行有效练习的方法。

1.            竖式计算,(1)竖式要正确,不能更改数据。(2)算式后得数要正确。(3)计算正确。

2.            用简便方法计算。要正确、合理、灵活,包括计算过程中可以简便的计算,也要进行简算(1)看特点(2)想方法

3.            看清题目要求,尤其是特殊的文字说明。考察学生自查错误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5.            生活中的数学,考验学生的思维,并且要会表达,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性。

6.            在估算的过程中要有比较大小。并且要正确、合理、灵活。

7.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算法要多样。

8.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习数学化的表达。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行走在教学路上,我们在不断自我修正的同时,更需要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以人为镜,或许,你对前行的路就会有新认识。

作者:刘倩

摄影:韩中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