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童性语文”研讨之四——关注语言表达,构建诗意课堂
发布时间:2013-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1121日,新桥实验小学再次迎来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来我校进行“童性语文”的研讨活动。

     高春媛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伴着美景与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学生渐入佳境,跟着老舍先生的脚步畅游草原。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感受草原的无限风光,感受一碧千里的绿色,感受成群的牛羊,更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文本内容,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感悟朗读文章,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感受美,体悟美,发现美。张丽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通过黄果树瀑布的视频导入文章,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宏大的声响,宽如白练的形态,再细细品味谷底的那份畅爽与舒适,直至离开潭边,那份依依不舍之情。在老师诗情画意的引导语中学生一读再读,一悟再悟,最后喷涌而出内心的情感表达,用诗歌、对联等形式表现出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感受。走出课堂,学生收获良多,收获了文本的优美辞藻,领略了草原与瀑布的绚丽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美的馈赠,更体悟到语言文字表达的独特魅力。

 

教学观摩活动后,任丽芳副校长组织语文教师进行研讨,本次活动的推进感强烈,在“童性语文”的主题下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吴永军教授肯定本次活动的价值,同时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童性语文”的根基仍是语文。本次两节课都有着浓厚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素养较高,教师的引导点拨,教授的方法可操作,值得延续与推广。

其次,“童性语文”体现童性要素。本次两节课着重于“审美”,建议教师更加凸显我校的诗意文化,关注学生的诗意表达。

再次,规范备课,可借鉴“新基础备课”的形式,彰显我们的“童性”要素。

最后,如何在日常落实“童性语文”要素,提出策略。

研究之路漫漫,铺成日常,且行且思,为教育,为学生,为了我们共同的生命成长上下求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