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微寒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老师们的脚步,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相约录播室又一次迎来了第四次语文大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的主题以《水浒传》这部名著展开,结合课内文章教学和课外名著阅读,通过对于具体情境段落语言文字的指导教学,体会具体情境中的人物形象。分别由五年级的谢平老师和陈鲜媛老师执教。
谢平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通过《水浒传》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林冲,从而引出课文阅读。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感受林冲的英雄本色,感受他在落难时候仍然谦恭有礼,感受他与洪教头过招时的机智聪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文本内容,通过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来感受林冲的性格特点。
陈鲜媛老师执教《水浒传》的课外阅读课——大话水浒,走进英雄,通过对于水浒知识的介绍以及问答导入“武松打虎”这一个故事片段,学生在对于白话版原著的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情景、老虎的具体描写,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武松打虎时的激烈场面,直至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那份大胆与勇猛,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于老虎细致描写的意图。接着走出段落,大胆的将“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两个片段进行对比,从而体会两者的差异,感受具体语境给人物形象刻画带来的影响。
在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年级组的代表们纷纷各抒己见,张丽老师认为这次展示课是将课内外进行融通,提出是否可以凸显对比手法来感悟人物形象,来明确目的。任丽芳副校长则对于两个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两个关注点:1、已经接触过的课外阅读放到课内来教学与单纯的课内教学有什么不同?2、我们已经有了课内精读的指导,再来读相关的大部作品与学生概览阅读有什么不同?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大部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变迁结合课内文章的内容来教学,课外阅读成为课内教学的基础。
最后林老师对本次两节课作了点评:
1、既然要进行这样单元的,课内外联系的语文学习综合活动,就要明确学习的单元目标,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要落实更加明确的目标。
2、在把握教材语言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要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放到具体、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教师要关注文章的语言,现在我们只做到了关 注文章的人物,要更多的关注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3、阅读其他的作品要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更多的具体案例来教更多的阅读能力和方法。
4、教师要立足于对教材的精细解读,对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准确的掌握学情,科学的指导教学让学生学会更多的阅读理解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在林老师的点评中结束,但是林老师提出的对于具体环境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值得我们深思,这也为我们今后在人物形象方面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