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一个播种绿色希望的日子。在春雨潇潇声中,新桥实验小学新进教师在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和校领导的的引领下开展了“新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的主题沙龙。新进教师陈慧和伏茜在活动伊始根据自身的经历,阐述了目前的个人现状和发展目标。吴教授根据两位教师的发言,对各学科的新教师提出了细致的发展规划和要求。为老师们即将起航的三年路程指明了方向。
提升学科素养,夯实教学基石
吴教授认为新教师的前三年要发展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丰富,更关键的是要提升自我的学科素养。他重新为老师定义“学科素养”一词,明确指出对于新老师而言:最有价值也是最急需提高的首先是学科本体性知识和学科心理学。老师们虽然在大学里初步的学习过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在和吴教授的对话中,清晰的看到自己还置于学科教学的门外。
落实个人教科研,崔进教学成长
会议中,吴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新教师不要去做“教科研”。校级以上的科研对新教师的成长是毫无作用的,老师们应该去做属于自己的教学研究,更应专注于课例研究。首先要备“厚”课,拿语文学科来说,要熟知所上教材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名师课堂。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再进行教案的设计,而不是盲目的看和背成熟教案、教参。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相应的行为跟进,一节课至少要经过三次的研讨和试上才真正的有价值。他还要求老师们一个学期至少要有4次的课例研究,在三年24次的研究积累,老师们自然而然就会在教学中成长。
钻研课程标准,把准教学标杆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法律法规。吴教授一再强调:新教师一定要学会根据课标来备课。每一次备课都要认真研读课标,把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上。老师们坦言在工作之前对课标虽然都认真学习过,却未能在之前的备课中把课标融入自己的教案中,无规不成圆,只有真正把准教学的标杆,新教师们才能走对路,走好路。
如果说年轻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老教师的帮助下,已经站立在教育教学的门口,那本次的沙龙就让他们学到独立征程的秘诀,为再次砥砺奋进的三年远航拉开了序幕。
(撰稿人、摄影人: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