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新桥实小暑期教师系列培训活动之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发布时间:2014-07-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春媛
 

730,新桥实验小学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开始了第一阶段为期两天主题为“课程建设增内涵”的暑期校本培训。

韩燕清校长首先作了暑期培训开班动员,让每位老师明确了在新的时期,如何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并且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身边的课程资源,用课程来关照儿童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接下来,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吴刚平教授开始了暑期培训精彩的第一讲,为大家了做了一场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专题报告。

  吴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对“课程”与“教育”、“活动”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吴教授指出,课程是具备专业条件的活动,要满足七个条件: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组织结构;有教师指导;有学习者;有课时保证。

接着,吴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非常丰富,从功能这一维度分类,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而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高低是由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有效度决定的。

对于如何开发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吴教授首先结合案例研究分析了中国和美国两国基础教育的差异。吴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教师如何利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从比较两国不同的课堂氛围、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形态、课外阅读等总结指出: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看待学生。紧接着,吴教授仍以生动的案例形式介绍了台湾的一所学校如何围绕“空间美学”这一主题,充分利用校内的空间场地,开发美学课程资源,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

 吴教授的报告,既有宏观意义上的概念解读,又有微观视野中的案例分析,让每一位老师明晰了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内涵,更让每位老师学会了以更为开放的视野来看待课程资源,更指引着我校的课程建设不断走向规范与完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