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课程教学之互动生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惠

       8月19日,暑热渐去,新桥实小的报告厅里再次集聚行走在教研之路上的教师们。上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吴亚萍教授关于课程教学的互动生成做了精彩的讲座。

       吴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封闭现象入手,结合实例向教师们生动活泼的揭示了只关注“技术”、“板书”、“形式” 等教学现象,阐述了互动生成的展开逻辑,提出了具体的“三放三收”的设计。作为“新基础”教育的合作学校,尽管我们的教师有“大问题”的意识,并力求实现开放互动,但课堂上依然会出现“小步子走”、“替代思维”的现象,吴老师的讲解如同一剂良药,让广大教师找到了存在于自己课堂中的“虫”,针对问题进行集中“捉虫”。结合具体的学科,吴老师进行了具体指导,包括知识形成课型、方法练习课型、综合复习课型,在如何进行安放三首的具体设计上,吴老师要求教师们要关注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大问题”的挑战性、关联性、递进性,重心下移时要做到人人参与、起点外显、促进资源的生成。最后,吴老师提出了课堂五问:第一,问题开放了吗?第二,重心下移了吗?第三,会捕捉资源了吗?第四,小组讨论时机对吗?有核心问题吗?第五,资源如何处理呢?提升点找到了吗?基于这样的五问,我们才能把“新基础教育”理念落到深处、落到实处。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教师加入到新桥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来,通过这样一场惠及所有教师的讲座,对我校教学新常规进行传播对于全体教师,尤其是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而言,这无疑是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新桥实小的教研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