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童性语文课堂”这一课程理念我校分别呈现了二年级徐芳娣老师执教的《木兰从军》和四年级张帅老师执教的《公仪休拒收礼物》两堂研究课。徐老师的课体现了诗文绘本三者的融合,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文本语言的拓展性训练,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张老师则抓住文本的特点,用表演构建课堂组织形式,在表演中引导孩子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形象,激起了与会老师们的共鸣。
孙教授表示今天所呈现的两节童性语文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来看都已日趋成熟,接下来我们要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增强童性语文课的厚重根基,打造具有自身标志的精品课堂,才能更加灵动多姿地生长。从儿童哲学新思维的角度进行研究,为童性语文教学提供比较全面的同时比较深入的并且有新意的视角。同时通过构建适切的童性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与范型,为匡正时下某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浮泛、浅薄与沉闷提供新对策。
卢梭曾说:“儿童处于理性睡眠期”,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亲切地慢慢地将它唤醒,帮扶着他们在感性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渐渐向理性生长。相信这样一种渗透了理性的感性课堂必定充满了浓郁的审美意味,必定会充溢着活泼而丰富的灵动感,而我们一直为在这样的路上前行而不懈的探索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