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嘉伟
初夏降至,我校六年级毕业班临近最后的总复习,如何在复习中把握核心,提升复习质量,首先就从练习设计着手。5月15日上午,我们有幸邀请了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院长对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的练习设计做了具体指导。
在前一阶段中,六年级数学老师付出了巨大精力,对小学全册教材的练习按领域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潜心研究,并由六年级的常芝玉老师、高娟萍老师、韩中海老师、段革老师、徐志洪老师分别对“图形的测量与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计算”、“估算”、“数学阅读类”等领域的重难点题型进行了逐一汇报。那么对于复习题的设计按什么层次展开,潘院长首先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轮要把握知识点的基本要求,按教材进行梳理;第二轮要围绕专题寻找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解决问题进行练习;第三轮要设计出综合练习。例如图形领域的概念复习要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容积与体积的区别、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等;第二层次是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内在联系要熟;第三层次是圆柱、圆锥和长方体体积之间的联系。做到概念上内化知识结构,夯实基础。其次,在第二轮的专题练习中,潘院长也做了细致的指导,比如练习中要有的直接应用的题型,图形之间关系的变换上要有指导学生学会画图、赋具体值计算等策略的题型。如何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领域的练习中梳理出脉络清晰的题目呢?潘院长这样例谈:一,可以找复杂问题从简单问题想起的转化策略的题型;二,搜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题型;三,具体画图策略应用的题型。在计算、估算类题型上做到:口算类型要全,基本的笔算题要齐,增设选择灵活算法类的题型,解决问题中涉及简算的题型要有。根据现在的命题趋势,考试中还会出现数学文字阅读类等创新题型,这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学科间联系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他提出这样的题目不容忽视,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材料,编设一些有趣的创新题型丰富学生思维的广度与宽度。最后,研讨中对于每个领域练习题目的量上,潘院长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每次可梳理出一张16K或8K的一张练习纸,编设一至两道例题,二到三个讨论题,五到八个练习巩固的题目,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什么?经过潘院长生动、睿智的讲解,全体数学组的老师们认识到,练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只有把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才能在毕业复习中提升成绩。
回望“复习”之路,我们将凝心聚力,正如潘院长所说,只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去思考、去践行,才能实现一次次的突破和一次次的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