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的新面貌处处在校园里彰显着,发光着。开学初,数学组致力于课程开发、建设,教学的专题研究,重教师素养的发展和学生日常素养的积淀,也为长期努力营造高效课堂,谆谆教导,凝心聚力,决定制定专题教研的新模式——提升数学青年教师教学新质量。
9月14日下午,我们依旧特邀汪履平主任为新小的数学年轻团队把脉,基于重视,他提出教学的新要求,通过课堂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努力专研,实现教学水平的细化和培养。本次为开学初数学组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由穆丹和冯灵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数运算领域的课。两节课老师们发挥自己成长之经验,积极转化两年来的教学体悟,把握了课堂的主框架,能对教学困惑提出自己的看法,进步很快。经过课后学生当场测试,两位老师都获得了良好的分数。
汪主任主要就教学的扎实性提出了要求:一是,专研教材时教师要搞清学什么?二是,学生要学到什么水平;三是,怎么学的问题(即教学设计)。其次要关注课堂的学习习惯,针对今天上课出现的学生不听问题,要有处置方法,因此教学要面向全体,其间他还提出了教师的板书教态,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于仅仅学习知识。例如学生的观察、倾听、操作和阅读能力。针对数运算课型他觉得教学推进过慢,不仅要将知识前后联系沟通还要将知识做好铺垫,形成逻辑主线,才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从而替代老师的反复。另外计算教学的核心是法则的掌握,而不是算理的重复,这也回答了执教老师的困惑。她希望两位老师以后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学生的日常学习离不开老师的一言一行,所谓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自己自主,教师高明的引导,还有“带着满身热汗上完一节课”,那么教学会变得简单。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奔跑吧!教师!为提升数学课堂新质量,开创诗意数学新生活而奋斗!
(图/文 李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