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的数九寒冬,气温又低了几度,临近期末的复习阶段,既是紧张的,又是满怀希望的。面临一学期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能否付有所得、学有收获,这不仅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教育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1月12日早晨,一、二两节数学课在新小录播教室里进行着,一节是李嘉伟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的复习课》,另一节是展业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整理复习》,两位都是成长团的年轻男老师,面临着期末汇报、总结教学经验的时候,所以两位老师都很投入,师生互动很好。
本次教研活动的专家指导是新北区教研室的陈建伟校长,既是教研员,又是老朋友。因此,目标明确,直击教学质量的核心。课一结束,随即开展研讨。陈校长总评:两位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层次也很清晰,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一、出题要严谨;二、练习不光有层次性,更重要的是对比性和易错性,关键还要有变式练习;三、复习课不仅总结方法,还要查漏补缺,高效推进。因此,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教材知识点多,解题方法众多,题型也很复杂。必须找准核心,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问题,将本质的东西道出来,讲透彻、那么,复习课自然高效,顺畅。老师也能节约时间,将更多地经历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
最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只有不断提炼解题方法,按照“基础——拓展——提升”外加“课后思考”的环节,不断地螺旋上升和提炼总结,知识才是自己的。无论题目千变万化,万变也不离其中,另外,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课后自觉及时的整理反思,因此,课堂的时间虽然紧张,但是课后的练习还要松弛有度,孩子们当然也不得马虎。牵一发而动全身,赶紧绷紧神经,努力研究,当我们能把握核心的时候,相信未来几天,孩子们就能和我们一样,就能一起收获!喜笑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