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喜报
发布时间:2016-01-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立颖

祝贺我校刘宇婷老师被评为第七批常州市教坛新秀!

附:刘宇婷老师两年成长感悟:

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刘宇婷

时间总是不知道去哪儿了,一晃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来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的关怀和信任,感谢英语组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以及支持我的学生,使我从刚进校时的茫然无措渐渐转变为现在的有章可循。这两年,五味杂陈,感触良多。有些成长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 我看我问,速上手

刚踏上工作岗位,环境变化,角色转换,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多观察、多提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捷径。在踏上三尺讲台前,我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怎样备好课?怎样保持良好的教室纪律?这些问题让人头疼不已。通过多观察,多提问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有经验老师的几个举动、几句点拨就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常听课,观察同组老师如何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多观察,看他们如何运用常规管理办法让课堂高效。小到作业批改的规范,大到教学重难点的掌控,我总是发挥“厚脸皮”的优势,有不清楚之处就发问。古人云,非问无以广识。相信懂得勤学好问这一好习惯,会受益良多。

另外,学生也是我们多看多问的对象。以前我总是认为一群小孩子懂什么,现在深知这种想法的愚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藏的宝库。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有与孩子长时间接触的优势。多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发现每个人不同特点,常会为我们带来教育的灵感。 

二、 我听我思,助有序

感谢学校给我许多培训机会,让我有幸可以聆听专家高屋建瓴的报告,观摩一线名师的精彩课堂。每次培训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再忙都不要放弃这些机会。走在思想的路上,随时随地的学习反思,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既可以逐步将名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又可以为撰写论文等积累材料。阅读最基础的理论专业书籍和其他书籍,也是为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添砖加瓦。这些我还做得远远不够,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会,所以日后还得多学习。

三、 我学我行,促成长

从教一年,磨课数次,有表现糟糕自己都要脸红抹泪的时候,也有自我感觉良好偷偷暗喜的时候。英语组老师们在这样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指点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更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她们就像我的坚强后盾,鼓励我勇往直前。“蓝天杯”比赛让我有了最深的体会,参赛前高校长告诉我说参赛的过程总是艰辛的,但收获会是巨大的。参赛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在刘琴老师和同组老师的帮助下说课稿、教案改了很多遍,熬了很多夜。但是我懂得了勇于尝试,体悟在比赛中潜移默化的成长。不用惧怕这些比赛,参与才会促成长。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获得了新桥小学“感动个人”、“研究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教学上,也获得了“蓝天杯”教学设计二等奖,区级赛课一等奖。撰写的英语教学论文获区一等奖并发表。热情投身班主任工作。加入了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重视学生日常的教育,多次开展班队课、微课等展示活动课。积极参与在华师大李家成教授与我校合作研究的社区与学校共发展的项目,帮助学生建立“义工营、玩伴团”等组织,加入了我校专著的编写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德育论文分获区论文二等奖,“蓝天杯”论文二等奖,代表新北区参加常州市辅导员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除了扎实自身基本功,还参与国际理解项目组的,微型课题的研究。

两年来,专家的引领、领导的关怀、同伴的帮助、师傅的点拨如和煦的阳光、如滋润的雨水,让我这株小苗深深地扎根于新小诗意的土壤,让我从无数茫然的第一次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相信在这片沃土中,新教师们也会和我一样爱上新小,并扎根新小,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