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好练习设计,如何做好命题编拟,这对于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3月7日下午,我校邀请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院长做了关于“如何设计练习以及命题”的专家引领,猴年开学初始,我校数学组老师便笃定目标,奋勇争先,为本学期实施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活动首先由孙伟琴主任主持,她希望潘院长对我校刚参加新北区说题比赛的两位教师和数学各教研组关于练习如何有效设计做指导。活动中两位说题老师按照题目的三个层级、难度系数、评分标准和如何讲题等方面进行了复述,然后其他六位教研组长针对本年级某个教学内容,做了题目设计的精彩讲述。
练习应有怎样的区分?研讨中,潘院长首先肯定了我校年轻教师积极拼搏的精神和老练的精神风貌,对说题的要求做了简要说明,然后,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如何做好练习设计,如何编拟考题”进行了详细指导。他认为,首先,在日常中练习分成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课堂练习很关键,课后练习启着巩固作用。这里要把握两个维度:1、老师要选题精准,“教师10题,学生1题”,教师应该花10倍的量来筛选题目,2、教师先于学生做题,首先涉水深浅。其次,在单元结束要有单元练习,期末要有期末练习,无论哪种练习都要有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梯度,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其中,他对三年级《估算》练习做了精彩讲评,肯定了高可飞老师的教学才能。他强调,估算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数感和训练口算基本功,因此把握日常课堂估算,提高课堂效率,才是估算的关键因素,但估算类型较多,这里要着重训练思维方法,不束缚以固定的答题格式。
怎样检查教师专研备课?潘院长例谈,好的经验做法就是以设计练习的机制促进教师备课检查,教师考核的方法策略,学校层面可以进行机制创新;另外,日常课外练习还要注意练习编辑的量,切忌“题目做的越多学生学得越好”,这是误区,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当然,如何自主命题、编拟考卷,这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他说,编题时,教师要有知识点分析,全局把握教材重难点,按照:知识点、题型、难度、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筛选,其次是有儿童立场,文字表达要使得学生易懂,丰富有趣情境。最后还要注意试题排版设计要舒适无误。
最终,好的练习设计它应有的育人价值是什么?实际上,教师出题的本意就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而好的数学方法,敏锐的数学思维,才是数学学习最不能忽视的本质。教师的日常教学,应逐步放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会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长期培养,孩子的成绩才能明显提高。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是我们数学的课程理念,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最高的育人要求。本次活动,收获颇丰。只有明确目标,有效练习,减负增效,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