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播种的季节,成长的季节。
看春天
“春天来了,同学们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吗?”“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绿花红、春风拂面。”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回答。老师让学生继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观察春天。“看、听、摸、闻!”孩子们抢着回答。老师要求孩子们用这四种方法,去感受春天到来的气息。学生在欣赏春天的美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了学生体验自然,关注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唱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音乐声中,孩子们边听边跟着唱,开始了“唱春天”的旅程。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孩子们更是把自己发现的春天编在了歌谣里。喜欢唱歌的孩子也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唱起春天的歌,以欢快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喜爱。
画春天
喜爱春天,那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留住春天,交流完自己发现的春天后,孩子们拿起了画笔,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画出了自己眼中的春天。一笔一画勾勒出春天的蓝图,也勾勒出了他们成长的快乐。
数春天
春天不仅藏在歌声中、画笔中、诗歌中,也藏在数字中。同学们运用数字来告诉我们春天给世界所带来的变化。河中的芦苇长的有多长了,花开的有多少了,嫩芽长的有多大了,这一点一滴的变化让我们发现了生命的伟大。知识无处不在,通过测量,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写春天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同学们齐坐在小河边,柳树下,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春天。孩子这样写道:“春天跟草地说话了,说着,说着,草地渐渐地绿了。春天跟青蛙说话了, 说着,说着,青蛙跳出水面,高兴地唱着歌……”这种形式的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保持一颗童心和童趣,不再局限于书本的条条框框。
种春天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向相关人士的请教在道乡广场旁的种植基地中也种起了自己的“菜”,每天给他们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很多小朋友甚至在家里也种起了自己的“小绿植”,他们播下了春天的种子,也播下了快乐和希望的种子
乐在春天
此次以“春天”为主题的课程活动将持续到五月。这次课程,是一次新形式课堂的尝试,这样的主题策划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点了解得更加全面,课堂形式更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迎着和煦的春风,席地做在春意盎然的小公园了,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