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在新桥实验小学的报告厅,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院长为新北区全体小学数学教师作了一场教材培训,主题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专业化解读——以小学图形与几何为例”。
面对诸如“当今教育教学改革走到了哪一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几次修订”等问题,潘院长从三个方面做了解读:第一,高观点下,解读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第二,从思维学习的角度,解读教材的思想方法;第三,依据教材编排,解读数学知识的年段目标。针对教师在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相关概念的错误表述的问题,潘院长提出,一、教师要基于初等数学体系把握教学内容,二、从数学史角度把握教学内容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三、从数学教育史的角度来把握数学教育的演化经过。培训中潘院长例谈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如“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圆周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数对确定位置”、“百分数的意义”等等,强调了概念的形成实质和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其次,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关注两个问题:1、教材知识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其内含的思想方法是什么?2、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是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来思考的。
其实,课堂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教什么”的研究,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以及符合科学数学思想内涵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基础和保证。只要我们细心解读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信,一定会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