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为迎接12月3日省数学活动,来自三井小学的马晓明老师、李志军老师,以及我校的高可飞老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了试教,区教研室陈建伟校长莅临指导,国英小学、龙城小学和春江小学的老师到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本校全体青年团和成长团的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是由高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认识垂直》,高老师从生活中的相交的现象入手,抽象出两条相交直线,通过两条验证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为直角引出课题认识垂直,在学生习得完整的数学表达后,对垂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让学生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点解释了生活中的跳远现象,全课以为学生设置平行位置关系的悬念结束。
第二节课,三井的马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二年级《认识厘米》,马老师的课逻辑结构清晰,按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认识几厘米、画几厘米——认识大约几厘米的顺序展开,马老师的课童趣十足,从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入手,激发学习需求后引出课题认识厘米,并通过一个个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对厘米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李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李老师从容大气,课堂中不断生成,从研究多边形内有一个点到多边形内有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节奏有急有缓,对学生有扶有放,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规律探究的过程。面对学生的难点,李老师也是慢慢等待学生掌握,遵循着学生的内化过程不断走。
随后,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在会议室对三位教师的课再一次进行了打磨,提出了非常多有价值的建议。高老师的课,对学生的数学表达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将问题封闭比较死,学生自己的亮点难以被发掘,可以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机会表达。马老师的课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教案,在后期对PPT和板书可以进行润色,PPT上动画效果更明显些,板书将课堂结构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回顾时就有依据可以参照,体现常州课堂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视。李老师的课在前期需要更多的铺垫,在学生熟练画图的方法和计算面积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规律探究。
每一次的试教活动,是上课教师成长的机会,更是我们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的学习机会,在其中,可以和上课教师学习上课的技巧,可以与备课组教师产生思维的碰撞,可以听见专家高位的引领,相信,在众人共同的努力下,到时一定能呈现出一节节精彩的课程。
(撰稿:罗雯娟 摄影:罗雯娟 审核:孙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