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我们诗一般的学校——创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系列报道之创建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7-1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帅

木桥连廊,紫藤花开,书香萦绕,笑语盈盈;

紫藤架下,诗社的孩子们采撷缤纷的落花吟咏明媚的春光;

清源轩内,读书会的老师们咀着咖啡的浓香畅谈教育的感悟;

校园内生长着许多美妙的童诗,行走着许多神采奕奕的小诗人……

花开是满天的希望,花落是满地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诗一般的学校

 

2017年124日上午,我校迎来了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创建评估组的专家们,他们是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庄惠芬校长、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潘晨阳校长、常州市花园小学蒋玉琴校长、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黄乃君校长、溧阳市溧城镇西平小学施超华校长。专家组将围绕“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中的标准化指标、高品质指标与影响力指标,对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开展为期两天的现场综合调研。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文体局杨仁元副局长、新桥镇高月锋镇长、高志奇副镇长莅临现场,为新小创建工作把脉。

   

4日上午,韩燕清校长作《内外通化 整体转型 共创诗意新生活》的主题报告。韩校长从四大方面汇报学校三年来的工作:诗之本——学校基本情况,诗之源——学校精神之源,诗之魂——师生诗意新生活,诗之梦——未来发展展望。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前身为创立于清朝末年(1885年)常州的最后一所书院“道乡书院”。百余年间数迁校址,德泽乡里。1912年为循理高等小学,当时只有1个班级,至1928年,发展为6个班级,1982年前为武进新桥中心小学,1995年,随着区域重新调整,更名为常州市新桥中心小学,1999年创建成常州市高新区首个江苏省实验小学。2010年迁至现址(新北区华山北路257号),更名为“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通过多年的学校建设和文化积淀,“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已经成为新小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围绕学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工作,集聚起学校管理、教学变革、班队建设中不断创生的“新质”,着力培养“有爱心、有童心、有慧心”的教师形象以及“有个性、能自主、会创造”的学生形象,形成了 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学校精神基质。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学校围绕儿童诗教育,出版了9本专著,及学生个人诗集5本。


研究成果在省级获奖三次,20179月,《构建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2013年我校的《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语文课程》成为常州市首届课程建设基地后,20174月,《儿童诗教育特色文化》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的课程基地,在江苏省46所小学组基地学校中位列第二。


在省、市、区各级基本功竞赛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教师有近100人次获奖,其中有35人次获区一等奖以上,任丽芳副校长获江苏省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语文基本功比赛特等奖。


学生在省级、市级、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省级特等奖4人,一等奖64人,二等奖95人,三等奖141人;市级获奖一等奖56人,二等奖76人,三等奖51人;区级活动一等奖31人,二等奖58人,三等奖47人。学生在江苏省儿歌童谣创作比赛中连续三年获一等奖(PPT29) ,舞蹈、声乐、儿童剧、创客大赛均获常州市一等奖。

  

《舌尖上的早餐》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韩校长强调,新桥实验小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全体师生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变革中,进一步凝练学校特色文化,让学校整体呈现独特的教育诗意之美,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共同走向教育的诗意!

 

诗意栖居

是新小人对教育这片热土深沉的爱,

而生出的对星空的向往;

是新小人对年年岁岁紫藤花开的守望,

在教育田园的自觉耕耘。

于我们而言,

主动超越,

自觉自为,

活出多种可能,

呈现生命的丰富样态,

由内而外,

共同迈入“诗意的存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