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中高年级语文期末总结汇报在录播室开展,林纪华老师亲临指导。本次活动分课堂展示和研究汇报两部分。
第一节由三年级苗小芬老师执教《狐狸和葡萄》。教师由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点明寓言故事的特征。接着通过读书卡片的引领,让学生通晓主要内容和明白的道理。课堂的重点落在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通过加入想象、动作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教师指导细致,学生在课堂中能力得到提升。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来理解、应用所学到的道理。三年级的房琴霞老师汇报了表演在语文中年段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强调了在选择表演的文章时,要符合学生能力基础。
第二节课由四年级的寇锦会老师带来课外阅读指导《赤壁大战分天下》。学生用用小标题的方式介绍了赤壁大战的前因后果。接着教师给予学生支架,用表格从“天气”、“策略”、“人”三方面来解读“赤壁大战”胜利的原因。在小组汇报与讨论中,通过当时的形势图,天气因素快速聚焦到“天时”、“地利”,又以《舌战群儒》重点突破“人和”。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四年级汇报的主题为《思维导图在课外阅读中的尝试》。通过思维导图来感悟《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探索课堂的推进过程。
第三节课由四年级的储勇进执教群文阅读《我的傻妈妈》、《蚕豆花儿》、《母狼的智慧》。课堂中师生围绕着“傻”和“爱”共同解读文本内容、写作手法,探索群文的异同,最后的“妈妈,我想对你说”环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令人动容。五年级的张璇老师汇报了群文阅读的定义和五个层次,为群文阅读的开展提供途径。
最后,林纪华老师进行指导。林老师肯定了新小语文老师平时的教学研究有新意。接着对各年级提出建议。三年级的表演抓住了内容、时机的有效性, 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学生想象发挥的余地比较大。四年级的《三国演义》学生如果站在评论的角度,对于他们难度较大,建议课堂中讨论“你对哪个情节最印象深刻”,“对哪个人物最喜欢”。四年级在群文阅读的主题上要下功夫。最后林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从语言的角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培养,注意教学的有效性。
表演、课外阅读和群文阅读都体现着我校以诗意儿童文化为特色的语文教学研究。在童性语文课堂中我们全面渗透诗性精神,关注儿童,顺应儿童天性,让学生获得体验感、生长感,让诗意流淌在新小每一个孩子的心间。
(撰稿:吴倩 摄影:殷琳 审核:张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