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教职工:请阅读方案,在工作中加以落实。
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方案
(讨论稿)
为深入推进《消防法》的贯彻实施,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切实提高学校消防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危害,按照区社会事业局《关于大力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至2012年,在全校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创建活动。“四个能力”为:一是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二是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三是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四是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具体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钱丽美
副组长:汪尧华韩燕清 张辉
成 员:胡冰 任丽芳 黄益芬 高锋 杨立颖 郭玉娟陈俊 顾俐 周雨龙 徐志洪 束立平 张小心 保安
总务处为“四个能力”建设办公室,胡冰同志为联络员。
二、工作目标
按照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要求,2012年学校达标
三、工作内容
(一)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1、胡冰为消防安全管理人,成员有汪尧华 束立平 周雨龙 徐志洪 张小心,具体负责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在学校大的层面上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并作好记录,检查内容有 :(1)学校新建房及装修工程消防行政许可情况(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3)消防(控制室)值班、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4)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情况;(5)防火检查、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6) 师生和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落实情况;(7)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情况;(8)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陈国方 束立平为学校防火巡查人员,每周进行二次防火巡查并作好记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学生集体宿舍及公寓有无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情况;(2)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3)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4)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5)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学校各行政总负责和行政人员(周一汪尧华 高锋,周二钱丽美 杨立颖,周三张辉 徐志洪,周四韩燕清周雨龙,周五束立平 陈俊)应在值日当天进行防火检查并在学校日志上作好记录。检查内容有(1) 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3)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4)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5)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办公室主任、专用教室负责人)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在《日常安全检查记录》本上作好记载。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4) 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5 、 防火检查、巡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
(二)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
1、汪尧华 胡冰为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第一责任人。
2、宗红芬负责学校实验室,应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报学校总务处备案。
3、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教职员工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应急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 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教职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2)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教职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 现场人员迅速引导疏散。
4、火灾确认,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应急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 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学校负责人;
(2)学校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3) 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4)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5)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学生疏散;
(6)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7)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1、领导小组成员为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的第一指挥者,按照《新桥实验小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分工负责。
2、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应熟悉和掌握疏散逃生相关知识、技能及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
(1) 掌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疏散指示标志等设置明显、功能完好;
(2)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逃生路线;
(3)掌握火场逃生和火灾扑救中的自我防护技能;
(4)教职员工掌握引导学生疏散程序,掌握疏散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
(5)熟悉疏散预案,参加应急疏散演练。
3 、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为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4、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1)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 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4) 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5、学校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陈俊 胡冰 顾俐为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第一指挥者。
(1) 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
(2) 组织演练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预案内容教育培训;
(3)演练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应当通知所有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4)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问题,做好记录,针对存在问题修订完善预案内容。
(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1、学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张辉 任丽芳 黄益芬 郭玉娟为具体负责实施者。
(1)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
(2)结合不同课程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2、中小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学科渗透、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方式,每学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韩燕清 陈俊 顾俐为具体负责实施者。
小学阶段应重点开展火灾危险及危害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3、学校对教职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汪尧华 韩燕清 徐志洪为具体负责实施者。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5)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四、工作方法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试行)》。
2、对师生员工进行培训,普遍达到“三懂三会”。
3、建立好台帐资料。
4、完善消防安全标志和图示,对消防设施设备精心维护保养,强化消防控制室标准化管理。
5、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加强师生疏散逃生和灭火演练。
五、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和联络人
钱丽美 校长、书记 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
汪尧华 副校长 学校安全分管负责人
胡冰 总务处主任 学校消防安全具体管理人 ,学校消防安全联络人联系方式: 13775009845。
201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