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 编辑日期:2012-9-25 15:52:26
“老公,今天我帮宝贝买的参考书:《语文天天练》、《数学时时练》、《英语分分钟钟口语》……这下儿子肯定变聪明,前十名,没问题。”
“什么‘变’聪明,儿子随我,本来就聪明!”
舞台上,丈夫妻子争论不休,焦点是孩子的成绩。
这是22日上午常州公开课首次推出的情景剧上的一幕。 由此引出一个教育话题:到底什么是聪明?分数,到底是不是衡量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尺?
公开课上,南
爱因斯坦,乔布斯,郎朗,谁更聪明?
多元智能的核心,不在于有多聪明,而是在哪一方面聪明。
什么叫聪明?
银爸爸认为:“除了天资的聪明以外,有理想,懂得规划。”
钰钰爸的答案则是:“碰到困难想办法,积极解决。”
松松爸说:“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是大人常挂在嘴上,而是表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
豆豆妈的看法是:“聪明的孩子是有主见的、求知欲强的、乐于尝试的。”
煊妈则这样说:“我认为聪明的孩子应该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钻研能力等,而不应该是单一的光看考试成绩。”
…………
关于聪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为准备这次公开课,
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乔布斯、郎朗,谁更聪明?当
什么是多元智能?
由此回到
家庭教育中,多进行启发性的对话。
厨房里的数学,生活中的科学,聪明就是这样炼成的。
下列家长使用最多的语言,你中枪了没有?
“快起床,要迟到了”
“别玩了,别看电视了”
“快去写作业,作业做完了吗?”
“练琴吧”……
这些话语,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聪明才干吗——早期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智能是遗传或者说是天生的,它与生俱来,很难改变。而当今,智能已经不再被视为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黑匣子”。
智力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而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这是什么”的问题,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直接说出答案。
举个例子,用筷子分别敲击饭碗、脸盆,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一系列问题引到音调的知识上,孩子就会在实验中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不是被动的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