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秋天拥抱,和快乐同行
——新桥实小低年段班队研讨活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同学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最佳时节。10月16日,在这秋高气爽的下午,新桥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班主任在研讨室开展班队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一年级陆艳林老师和二年级的李滢老师承担,新北区优秀班主任培育室领衔人、新桥实小的副校长顾俐老师莅临指导,两位班主任老师对于本次班队课精心准备,获得听课老师的好评。
一年级陆老师的班队课《文明用餐我最棒》从“进食堂吵闹”、“分餐无序”、“挑食严重”、“浪费严重”四个方面展开。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实操演练、介绍表演、做手指操等形式生动形象地揭示用餐不文明行为存在的不良影响。学生通过现场操作演练,总结出文明用餐的重要性。“文明用餐之星”评比表的后续活动为孩子们将争当“静音王”,争当“文明用餐之星”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育中。
二年级李滢老师带来的班队课《走进秋天》,整堂课分为四个板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诗”,“秋之游”,“秋之舞”。由五个观察小队汇报各自观察的秋天的大自然。课堂伊始,在三位小主持人默契的配合主持下,一场舞蹈《秋天到》呈现出全班孩子精彩的表现,接下来,各小队汇报了秋天的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诗朗诵,舞蹈等形式,让学生们体验秋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团队分工合作,展示作品的分享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八九岁孩子身上,已经具备了有智慧、有责任的优良品质。最后,李老师总结了本次班队课,孩子们在优美的舞蹈中结束了本次活动。活动中频频出现亮点,充分实现还课堂给学生,学生呈现的资源更是丰富多彩。
两节课后,顾校长和两位授课老师及听课老师围坐一起,对这两堂课进行评课和研讨。顾校长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引发思考:“怎样的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怎样的活动是孩子最需要的活动?”,“怎样的活动最能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随后,丁渭芬老师对一年级的班队课提出建议,低年级的孩子更喜欢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展开活动,使整堂课更富有童趣。而二年级的每个小队展示完后应有中心点的提炼,明确各自的主题。黄桂华老师认为一年级课堂应创设情境,形式上应更多样。二年级应更注重新基础班队的要求,应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课堂上进行小队的合作和评比,体现小队合作的意义。最后,顾校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班队课应体现双目标,即完成主题目标和组织建设目标。而本次班队体现出更多的是主题目标的实现,但小队建设目标方面不理想。2.班队课应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活动。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给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呈现的最真实的资源,进行资源的整合。3.活动的四个特性①真实性;课堂应体现学生最本真状态,教师进行指导,反思和重建。②目标性;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③融合性;班队课应体现学科的整合,融入美术课、音乐课、科学课等。④适切性;切忌内容贪大求全。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班队研究方向!
(撰稿:左雅 摄影:左雅 审核:黄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