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小>>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走进“童性课堂” 解读“童性要素”
——记新桥实小“童性课堂”学科教学规程论证
发布时间:2018-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帅

  一份冬日阳光的温暖,会使一切寒冷转化为一种和煦的情怀,温暖着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在这晴朗的冬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于12月18日来到新桥实验小学,对“童性课堂”学科教学规程进行论证。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学科教学规程论证。数学学科的穆丹老师执教《认识垂线》,从现实生活中的三组照片入手,让学生抽象出三组相交直线,聚类分析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特征,从而引出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有关概念,结构用结构,让学生内化相关知识。穆老师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辨别互相垂直的基本概念。整堂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应用。


科学学科呈现了两堂课。陆露老师执教《雨量器》,由生活中“如何判断雨的大小”,引入降雨量测量标准的概念。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概念的解读,以及城市降水去向的分析,认识到制作雨量器需要解决收集水,和标注刻度的问题。学生通过制作过程的体验测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莹老师执教《制作风向标》。制作风向标属于工程设计领域,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果和乐趣,引导学生养成通过一定步骤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IMG_7248.JPG

“童性课堂”学科教学规程论证环节中,吴教授指出每个学科教师应该认清学科本质,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梳理每个年段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将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知识解构与建构中学好各学科。

IMG_7252.JPG

以语文学科教学规程为例,在研究与讨论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提炼出具有新小特色的童性三要素——关爱、灵性、审美,对三要素进行二级、三级目标解读。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新小教师将以课题研究为指向,日常课堂为研究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扎实推进“童性课堂”研究。

暖阳是冬的信仰,紫藤花是新小的希望。“童性课堂”这一教学观将深深地植根于新小这一诗意的沃土,历经沉淀、积累,必将迎来彼时的“童性之花”的盛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