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诗悟童心谈教育观
钱寒珠
初入新小,踏入眼帘的就是紫藤花娃娃,紫藤花,一种极具诗性的花朵,还被赋予了拟人化的生命而成为了紫藤花娃娃,每一位新小的学生都是一名紫藤花娃娃,他们都具有诗性,是生命成长的力量。新小的紫藤花教师具有爱心,童心,慧心;新小的紫藤花娃娃,具有灵性,自主,创新。
新小的紫藤花娃娃,在紫藤花的感染下,都具有了诗性。一首来自陈兆熙小朋友的《紫藤花下的清风》童诗,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是如此的吸引着我,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从字里行间里,他感受到了在紫藤花下在凉爽,紫藤花的美,紫藤花让他诗兴大发,从而创作了这首童诗,他还察觉到了紫藤花上的小虫,是紫藤花使他观察的如此仔细,懂得了审美,懂得了感受。
《拍皮球》一位二年级小朋友的童诗,在诗中,他简单而大方的用白话的语言将拍皮球的乐趣以童诗的方式将其写了下来,不仅写到了皮球的外形,还写出了自己拍皮球的感受,若不是上面写了作者的年级,我无法想象的出这是一位二年级小朋友写的童诗,可见新小娃在紫藤花的感染下,确实是个个具有诗性。
最后,我要来说一篇六年级大朋友的《我的快乐》这篇童诗,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结束六年小学学习生涯的大朋友,他在这首童诗里找到了许多不同事物的不同快乐,蜜蜂的快乐是花朵里的花粉,虫儿们的快乐是青草那里的碧绿,小鸟们的快乐是风里的清凉,大地的快乐是雨点的故事,同时也思考了自己的快乐何在?哦,原来他的快乐都藏在了毕业班的相片里。
读了这么多的童诗,我也悟到了些许,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童心,在他们的世界里,就是这样;为此,我们紫藤花教师该如何去教育这些紫藤花娃娃呢?我们要具有童眼,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探索儿童的童心;陶行知曾说过:“大家都说孩子小,人小心不小,如果把孩子看小了,那你就比孩子还要小”;明朝的李治也曾说过:“童心也,真心也,真人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去了真心;若失去了真心,便失去了真人。”“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
我们教师应当做到“不生无故之气,孩子不知道的气不必生”,用一双童眼,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