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童诗,带我们寻回童心 倪嘉琳
发布时间:2018-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倪嘉琳

初初打开这本童诗集,才回想起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读过一首童诗了,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在我接触过的诗歌之中,似乎只有朗朗上口、意蕴深重的诗歌才称得上好诗,那适合与孩子对话的诗歌呢?杜甫口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看尽人生沧桑,万千变幻,虽是情真意切的好诗,但是他所见所感的世界却离孩童太远了;李白素冠有“诗仙”之称号,慨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歌风格潇洒飘逸、想象丰富,虽然最接近儿童奇思妙想的特质,但它到底不是适合儿童的童诗......古往今来,也从不乏尝试从儿童之眼看世界的诗歌作者,但身处过急过躁的成人世界太久,始终难以袒露孩童真正的心声,而这本由孩子书写的童诗集,让我明白,最美最真最纯的童诗永远都在孩童的口中。

透过童诗,我真切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奇妙无穷,感叹自己这匆匆几十年忽略的实在是太多了,在孩童的眼中“大地是一本翻不完的书”、“天空中会有读不完的童话”,一花一草都是灵动无比的,小石子、风娃娃仿佛都会和孩子们自己对话,在他们心里每一束光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丝风都是甜蜜蜜的......我尝试问我自己,怎样的教育可以保护孩子们这样纯净的童心?答案虽不是唯一的,但我自己的回答则是:每一位教师若都能蹲下来看孩子,孩子的童心一定不会被早早地抹杀。在教师愿意蹲下来的这个瞬间,教师和孩子的人格是平等的,感触到的世界也会是一样的。我们尝试从孩子一样的角度去看世界,小草的颜色就不一定是绿的,火车也不一定只存在于铁路之上,每座桥或许也具有生命和灵气,太阳也许也喜欢给自己过生日......教师是孩子们人生路上最亮的指明灯,尤其是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需要陪伴孩子走过六年的春去秋来,我们的每一束目光、每一句话语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若是过早强求孩子要用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去对待生活,那么孩子的人生之路必定会过早地褪去色彩而逐渐惨白,所以,若要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远,教师的教育必定是第一要素,而可以保证孩子童心不泯的教育,我便认为这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蹲下来教孩子,看看这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个体,此刻让自己的教育慢下来,跟着孩子的脚步走,或许会找到教育的另一片天,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童诗作为让自己“蹲下来的工具”。

读一读童诗便能褪去些许成人世界的急躁,读一读童诗便能找回自己童年时光的影子。读读童诗吧,逃离成人纷繁生活的几分钟,试着去寻一寻自己的童心,只有教师有童心,才能保证孩子的童真世界出淤泥而不染。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