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氤氲着诗意芬芳的校园,尚未褪去的暑热,抬眼望过繁华褪去的紫藤花架,一如过往缱绻着无限生机,是什么让这夏末初秋的校园崭露出如此活力?眼角的余光洒落到了驻足远处的紫藤娃身上,心里似乎撕开了一个角落,孩童……冰心老人家在觅寻春迹时亦以只拣儿童多处行,而在这诗意栖居的校园内,何以寻找,是以儿童与诗意的融撞,成就一片旺盛的活力。很难想象手中的这一本本充满热度的文字,出自于自己眼中所谓的“乳臭未干”,眼里的这杆秤已颇失公允,唯独心的天平才能正确加码,于是潜心拜读这一首首童诗,几个词悄悄滑落心头,亦是开启自己童心的源泉吧!
洒脱,褪去矫揉造作。不难发现,这些童诗中的事物有着最齐全的情感,有月亮姐姐甜蜜的微笑,有太阳公公的慈眉善目,亦有风伯伯的愤懑,小鱼儿的惊慌失措,小狐狸的狡黠……你若只想寻找人间最温情的场景,那亦是要仔细地拣选了。从童诗中不难发现孩童世界的洒脱,他们不会专拣氤氲着温情的场景来浓墨重彩,而是触及所思便稚嫩地表达,也许他们笔下的害怕便是“跑到一边去”,也许他们笔下的高兴即是“拍拍手”,或是伤心时的“哇哇大哭”……这就是孩子的表达,不受拘泥的表达。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喜发言,只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洒脱的权利,我们往往给了他规范说话的范本,却忽视了他们的独立个体,并不是说不应该规范孩子的说话,而是在课堂上要给他们留出天马行空的时间,而你一定要是这其中的大孩子,你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他们真性使然,情之最真切的流露。
完整,小眼看世界,回归生活的“烟火气”。童诗集中的小诗人有刚踏入校园的新生一年级的宝贝,也有久经沙场的六年级大孩子,当你读过时,却不会因为年龄的差距而缩小诗的精彩程度,他们的年龄段不同,视角不同,写出来的诗也是不同的,小小的童诗里有大大的天地,每曲诗都是他们眼中完整的世界。他们的作品带着烟火气,带着生活的温度,他们以诗人的眼睛,纯真的心灵感悟生活,也就是这一双双小眼,以他们的视角去观察,一点点体会生活深处的诗意,将这富有动人的气息凝炼成丰富的语言,灵动的文字。这质朴的“烟火气”如何的得来,便是借他们一双慧眼,观察生活的点滴,也许某个不经意观察的瞬间,萌发出诗歌的种子,转眼诗歌之花便已郁郁葱葱。
坚持,创作在自然间流露。心中要有一个执念儿童天生便是诗人,如何让诗意栖居在童年之中,唯有坚持才能并蒂花开。让孩子一下子会写诗可能困难,而让孩子爱上读诗却容易多了,原本便朗朗上口的童诗变着花样读,拍手读,加上动作读,这么丰富有趣的读书,孩子怎么会不喜欢读童诗,不爱上读童诗呢?坚持唯有阅读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细数这些童诗的小作者,不难发现他们亦是老师口中的“小书迷”,这些童诗的创作是他们果熟蒂落般自然的过程,对童诗的创作热情在自然间流露,不经意间会发现神奇往往在坚持中酝酿,发酵,蜕变......
最美的童年里遇见童诗,一粒粒阅读的种子,生根,萌芽,拔节.....眼前便是一蓬的花,一蓬的果,一蓬的幸福。.有童诗浸润的生活,流淌的是诗性的想象,开启的是对未来美好的预见,遇见童诗,开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