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读童诗悟童心谈教育观
——薛滢
发布时间:2018-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薛滢

谈到诗,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字是——“美”;谈到儿童诗,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是——“趣”。儿童诗里的一切,都是对儿童来说非常有趣,非常美好的事物,他们将其写进诗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儿童诗作品充满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小读者从中获得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领回那童心跃动的情景,重温童年的梦。一开始我以为,儿童诗是非常简单的,可当我阅读了诗集之后,我发现并不如此。它同样充满着内涵,充满着表现力。正是因为如此,儿童诗在儿童语言学习上面能提供良好的机会,给小读者以思想启迪,或引发他们的感情,使之获得愉悦,并提高艺术鉴赏力,还要扩大和丰富他们的语汇,培养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儿童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大家的喜爱,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儿童诗是一块宝藏,小小童诗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能有所启发。正如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应当由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由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由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转变;由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让孩子们写童诗恰巧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直接要求学生背诗相比,自己参与亲手创作一首儿童诗的效果更佳,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乐趣,能明白我们平时读背的诗是怎么来的,从而学会了更好地欣赏。

诗情、诗意、诗心其实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当然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培养多少诗人,但至少应该教会学生去爱诗、读诗,我们应该赋予我们的课堂文化气息。让儿童从小接触儿童诗,可以在儿童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美的种子,让儿童从小懂得学会用一种审美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现实的生活,不断增强儿童抵御社会上种种庸俗实用市侩现象的侵袭能力。在这里我们需要实现的美育目标,首先要把握其精髓,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实现。其次要明确学生对儿童诗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教师讲解。平时如果要开展儿童诗的创造活动,也应建立在学生对儿童诗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创造应当是儿童情感积累结果的外溢,而不是依理性分析来进行推理。

童心、童趣其实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不仅仅是儿童,成人也能拥有童心、童趣。儿童的学问是最大、最难、最深、最真的一门学问,教育就应该先从研究儿童入手,把教育回归到儿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去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获得知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