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拥有纯洁、真挚的童心,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思维可以毫无顾忌地延伸到天涯海角,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将被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给予他们或深或浅影响,童诗便是最好的体现。
读罢我校孩子写的诗,顾恒宇小朋友写的这首《孤独的小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棵小草/孤零零的草/孤独地站着/有一天她说/这几天都下雨/我为什么没有朋友/可是有一天/阳光明媚/小草看到自己的背后/一棵和自己一样的/黑色小草/它高兴地喊/我终于有朋友了”孩子将小草拟人化,给予小草生命,但这个生命并不快乐,她是孤独的。当她发现自己的孤独以后,便开始了找朋友之旅。这首诗没有单调地描绘小草是如何孤独的,反而通过小草找朋友到找到朋友的一个变化过程来写。小草找到的是真的朋友吗?是小草的影子啊,由此更突出了小草的孤独。我们不难猜测,小草的孤独就是作者,是孩子在生活中捕捉的孤独。
所以在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深入他们内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保护好每一颗真挚、纯洁、好奇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