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在线>>研训心得>>文章内容
做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8-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束昀泽

做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师

束昀泽

“花开是满天的希望,花落是满地的祝福”,每一个新小人对这句话耳熟能详,我也如此。今年是我在新小的第四个年头了,似乎从未静下心来思考这一路自己走来的变化。今年的新教师培训会议之后,我拿到了一本童诗集《三(3)班的秘密》,细细读来,感触颇多。

知名作家梁晓声说过:“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在我看来,这另一个故乡便是童心。童心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是每个人珍贵的精神宝藏。成尚荣先生在给我们讲座时也说到:“人要长大,但心不能长大。”我们每天都和儿童打交道,看到的都是最真的童心,如何保护好童心,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要做到将心比心。走进童心,将心比心,才能使孩子动情。要理解孩子的真实情感,喜欢每一个孩子;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需求;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快乐,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愿望。要走进孩子们世界,不是敷衍的,做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的,在情感方面和孩子们站在一条战线上。等加入儿童队伍之后,我们就会就会意识到童心无边的创造力、没有止境的探索力与澎湃飞扬的想象力。看,三年级的顾宇恒在《雪人走丢了》里面写到:“昨天晚上/我和雪人在做游戏/今天早上/雪人就不见了/我很着急……爸爸告诉我/雪人跑到春天里去了”,孩子笔下的雪人就是他的朋友,还能让他认识季节的变化,真是可爱!

其次,我要主动研究童心。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偏科,有的孩子不肯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每个老师都是一座能量站,要有七十二般武艺来应对各种各样的状况。我很赞同金文英老师说的:“每个孩子突发的行为背后总有其原因”,作为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促进他们主动而又全面的成长。我想,要研究童心,就要贴近儿童的经验生活,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背景,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需求,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那里是被肯定的。

最后,我要学会引导童心。理论再丰富,要实践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要学会做儿童世界正确的引导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童心是极珍贵的,但又是极易蒙蔽、消逝的,教育为点亮、生发童心提供了必需的空气、水分和土壤。陶行知在《新教育》讲演中,以自己旅程(从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为例,他说:“有种种方法(可以到达),或是走,或是坐船,或是坐火车,或是坐飞机。”这便是方法的多样。我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引导童心的方式要更加多样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童诗课、晨会课和班队课,让孩子们能在新小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壤上更加自由快乐地成长。

  读这孩子们一首首充满智慧和童趣的童诗,我仿佛也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永葆初心,看孩子们所看,想孩子们所想,做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