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当大雪履行完它的使命悄然离去,冬至又翩然而来。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新小的紫藤娃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冬至”主题项目学习,用童眼纵观冬至世界,体验浓浓冬至情。
冬至·发现
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九九歌》,了解了冬至开始的天气变化。数学课上趣味计算冬至开始的每个九。科学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包馄饨的实践活动,将冬至的习俗带到每一位孩子的身边。
热闹的菜场成为二年级孩子们冬至节学习数学,实践数学的好基地。孩子们学习如何烹饪“胡葱笃豆腐”,了解食用“胡葱笃豆腐”的益处。最有趣是语文课堂中的常州方言:“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有吃吃一夜,无吃冻一夜,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情景剧《胡葱笃豆腐》故事的表演,孩子们做官帽,制黄袍,彩排练习,在发现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冬至·自然
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就冬至自然的变化,开启了《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与《冬至耐寒植物独特性研究》的主题探究,去探究冬季植物的奥秘。
三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观察冬天树叶的形态、记录气温的变化,将自身的发现通过曲线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通过科学实验去探索植物们在寒冷的冬季休眠的秘密。一个个丰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带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五年级的同学从耐寒植物中,发现了隐藏着的勃勃生机。不畏风霜的松;万古长青的竹;凌寒独立的梅。同学们在读诗、悟诗以及赏析文人墨客笔下的文章中,进一步感受到了耐寒植物不畏风霜、坚忍不拔的精神。科学课上学生组成耐寒植物研究小组,进行保温材料的调查研究。他们更用多彩的画笔绘制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九九消寒图,为漫长的寒冬带来一丝温暖和乐趣。
冬至·养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一年中人体阴气极盛阳气开始转折的点,而滋补是一件大事。四年级的同学们围绕冬至“养生”开展了主题学习,利用统计表归纳收集养生食物,绘制了适合冬季养生的食物菜单及班级同学喜爱的养生食谱。科学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食物属性研究,同学们动手制作形成冬至养生的研究小报告。同学们在课堂上形成了对“冬至”等节气的敏感与顺应时令的健康生活意识,提高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冬至·人文
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则由冬至习俗延伸至冬至文化。以民间俗语“冬至为什么大如年”为切入口引起对冬至的关注,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曲线图,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冬至太阳位置的变化,初步感受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且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制作PPT用多媒体演示冬至时太阳位置变化过程,最后进行冬至主题个性绘画。通过这次冬至项目学习的开展,学生不仅明白了“冬至节”的由来,加深了对“冬至节”的了解,更喜爱上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新桥实验小学的“冬至课程”已然落下了帷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开了冬至的奥秘。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相信诗意新小里的每一位同学定能循着个性、向着本心自由生长,追求生命中最宝贵的那一份初心,拥有一个“诗意童年”!
(撰稿:殷琳 审核:高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