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诗,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童诗让人有种天然去雕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捕捉、发现,然后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最能打动心灵的东西。孩子们总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面,在他们想象的世界里,万物都有生命,鸟儿会唱,鱼儿会说,花儿会笑,草儿会舞。
儿童诗作家金波说过:“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孩提时妈妈枕边的歌谣,到上学后伙伴游戏的童谣,整个儿童时期都被诗歌浸润着。诗以她的短小活泼、琅琅上口,以她稚拙的意趣、丰富的想象吸引着孩子们,自然地和儿童由生俱来的天性相契合。少年若天成,孩子都是感觉和幻想的天才。他们未染世俗,不谙世事,具有对万物本源的神奇的关注力和感悟力。
用诗歌教育孩子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诗歌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适合朗诵和背诵,不但读起来给人以快感,而且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这个日益物化的时代里,诗歌能让我们保持个人精神的独立,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些让我们多年来一直感动不已的情感之中,并从内心深处感到,原来我们从不曾放弃真善美,也从不拒绝抒情。
儿童是天真浪漫的,儿童的学习也应该是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心童趣童真,就是要“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儿童的年纪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来制定课堂的教学方法,唤醒儿童的创作热情,打通儿童生活与表达的隔阂,架起儿童“从动身到动心及至动笔”的通途,引导儿童从自己的视角体味生活,以儿童独有的童心观察世界,以儿童特有的语言书写多彩生活,抒发真实的情趣感受,创设充满童心、童趣、童真的课堂。